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需要加熱方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B. 若反應為放熱反應,則該反應不必加熱就可發(fā)生
C. 放熱反應比吸熱反應容易發(fā)生
D. 化學反應總是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考點: 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專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 A.很多放熱反應也需要加熱;
B.很多放熱反應也需要加熱;
C.反應是否容易發(fā)生,與放熱、吸熱無關;
D.化學反應時舊鍵斷裂要吸收能量,新鍵形成要放出能量.
解答: 解:A.很多放熱反應也需要加熱,如碳的燃燒,屬于需要加熱方能發(fā)生的反應不一定是吸熱反應,故A錯誤;
B.很多放熱反應也需要加熱,如很多燃燒反應也需要加熱,故B錯誤;
C.反應是否容易發(fā)生,與放熱、吸熱無關,有些吸熱反應常溫下也很容易發(fā)生,如碳酸氫銨分解,故C錯誤;
D.化學反應時舊鍵斷裂要吸收能量,新鍵形成要放出能量,所以化學反應總是伴隨著能量的變化,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能量的變化,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有關概念的理解,學習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銅合金是人類使用最早的金屬材料,銅在化合物中的常見化合價有+l、+2.已知Cu2O與稀硫酸反應,溶液呈藍色.現(xiàn)向Cu、Cu2O和CuO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L 0.6mol/L 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時收集到2240mL NO氣體(標準狀況).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Cu2O跟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若將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H2加熱還原,所得到固體的質量為 .
(3)若混合物中含0.1mol Cu,將該混合物與稀硫酸充分反應,至少消耗H2SO4的物質的量為 .
(4)若混合物中Cu的物質的量為n mol,則n的取值范圍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任何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B. 1 mol H2SO4和1 mol Ba(OH)2完全反應所放出的熱量稱為中和熱
C. 在101 kPa時,1 mol碳燃燒放出的熱量就是碳的燃燒熱
D. 熱化學方程式未注明溫度和壓強時,△H表示標準狀況下的數(shù)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4mol A氣體和2mol B氣體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2A(g)+B(g)═2C(g),反應2min的時間,并測得該段時間內(nèi)C的反應速率為0.6mol•L﹣1•min﹣1,現(xiàn)有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用物質A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6mol•L﹣1•s﹣1
②用物質B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05mol•L﹣1•s﹣1
③2min時容器中A的物質的量為2.8mol
④2min時物質B的濃度為0.4mol•L﹣1.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化學反應中,只有極少數(shù)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應物分子發(fā)生碰撞時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能引發(fā)化學反應的碰撞稱之為有效碰撞,這些分子稱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變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單位用kJ•mol﹣1表示.請認真觀察下圖,然后回答問題.
(1)圖中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該反應 (填“需要”或“不需要”)提供能量,該反應的△H= (用含E1、E2的代數(shù)式表示).
(2)已知熱化學方程式:H2(g)+O2(g)═H2O(g)△H=﹣241.8kJ•mol﹣1,該反應的活化能為167.2kJ•mol﹣1,則其逆反應的活化能為 .
(3)對于同一反應,圖中虛線(Ⅱ)與實線(Ⅰ)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多,反應速率加快,你認為最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充分燃燒一定量丁烷氣體放出的熱量為Q,完全吸收它生成的CO2生成正鹽,需要5mol•L﹣1 的KOH溶液100mL,則丁烷的燃燒熱為()(單位:kJ/mol)
A. 16Q B. 8Q C. 4Q D. 2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V1mL 1.0mol•L﹣1 HCl溶液和V2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V1+V2=50m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做該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為20℃
B. 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能轉化為熱能
C. NaOH溶液的濃度約為1.0mol/L•L﹣1
D. 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用50mL 0.50mol•L﹣1鹽酸、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和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測定中和熱的實驗,得到表中的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t2/℃
鹽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1.5 21.6 24.9
完成下列問題:
(1)實驗時不能用銅絲攪拌棒代替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的理由是 .
(2)在操作正確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熱測定準確性的關鍵是: .
(3)根據(jù)上表中所測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則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 .如用0.5mol/L的鹽酸與NaOH固體進行實驗,則實驗中測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將 (填“偏大”、“偏小”、“不變”).
(4)若某同學利用上述裝置做實驗,有些操作不規(guī)范,造成測得中和熱的數(shù)值偏低,請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A.測量鹽酸的溫度后,溫度計沒有用水沖洗干凈
B.把量筒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小燒杯時動作遲緩
C.做本實驗的當天室溫較高
D.將50mL0.55mol/L氫氧化鈉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
E.在量取鹽酸時仰視計數(shù)
F.大燒杯的蓋板中間小孔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