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甲圖:①為核糖體,②為細胞膜,③為中心體,④為內質網(wǎng),⑤為細胞質基質,⑥為線粒體,⑦為高爾基體,⑧為核仁,⑨為核膜.
分析乙圖:①為葉綠體,②為線粒體,③為細胞核,④為液泡,⑤為細胞質基質.
解答 解:(1)1970年科學家用熒光染料標記細胞膜表面的蛋白質分子進行細胞融合實驗,證明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流動鑲嵌模型.
(2)抗體屬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與分泌過程: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內質網(wǎng)進行粗加工→內質網(wǎng)“出芽”形成囊泡→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高爾基體“出芽”形成囊泡→細胞膜,整個過程還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因此,向甲細胞中注入3H標記的亮氧酸,則被標記的亮氨酸最先出現(xiàn)在的具膜細胞器為④(內質網(wǎng)).
(3)具有雙層膜的結構有線粒體、葉綠體和核膜,因此圖甲、乙中共同具有的雙層膜細胞器是線粒體,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二者共有的另一種雙層膜的結構為核膜.
(4)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不成熟,不含[④]大液泡,且根部細胞不含[②]葉綠體.
故答案為:
(1)蛋白質 流動鑲嵌
(2)④
(3)線粒體 有氧呼吸 核膜
(4)④大液泡 ②葉綠體
點評 本題結合細胞結構模式圖,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要求考生識記細胞中各種結構的圖象,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結構的名稱;識記細胞中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分布和功能,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哈爾濱校級期末)如圖表示人體不同體液之間的物質交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血紅蛋白位于圖中的c
B.c中的水可來自組織液、淋巴和消化道等
C.圖中a處的CO2濃度最高
D.組織細胞的代謝廢物大部分經b進入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是其免疫反應的唯-表現(xiàn) | |
B. | 靶細胞死亡后,侵入靶細胞的病毒也就死亡了 | |
C. | 高爾基體在穿孔素分泌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 |
D. | 穿孔素屬于抗體,是一種免疫活性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格里菲思做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 |
B. | 艾弗里做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采用了物質提純、鑒定與細菌體外培養(yǎng)等技術 | |
C. | 艾弗里做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比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更具說服力 | |
D. | 可在分別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噬菌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蛋白質的鑒定實驗需要加熱 | |
B. | 用動物膀胱作材料能完成質壁分離實驗 | |
C. | 以能否產生CO2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
D. | 橙黃色的色素帶距離濾液細線最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時,取樣的關鍵是隨機取樣 | |
B. | 在電子顯微鏡下拍攝到葉綠體的結構照片屬于物理模型 | |
C. | 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度的實驗中,用浸泡法處理時要求溶液濃度較低.時間較長,沾蘸法則正好相反 | |
D. | 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研究過程和摩爾根果蠅眼色遺傳的研究過程均用到了假說演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