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3.如圖表示某植物某個葉肉細胞內部分代謝過程,甲~戊表示物質,①~⑤表示過程.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物質丁表示氧氣
B.土壤缺P可能會影響物質甲、戊的合成
C.丙從②過程的場所出來到達③過程的場所被利用需穿過4層單位膜
D.能夠為該植物根吸收K+、NO3-等離子提供ATP的過程包括①②④⑤

分析 據圖分析,①是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③是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⑤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物質甲表示NADPH([H]),物質乙表示丙酮酸,物質丙表示二氧化碳,物質丁表示氧氣,物質戊表示ATP.

解答 解:A、物質丁為光反應產生,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表示氧氣,A正確;
B、物質甲表示NADPH([H]),物質戊表示ATP,都含有P元素,B正確;
C、物質丙表示二氧化碳,在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產生,場所是線粒體,二氧化碳參與暗反應,場所是葉綠體,而線粒體和葉綠體都含有雙層膜,則丙從②過程的場所出來到達③過程的場所被利用需穿過4層膜,C正確;
D、根吸收K+、NO3-等離子是主動運輸,需要載體和ATP,該過程ATP來源于呼吸作用,即②④⑤,而①光反應產生的ATP用于暗反應,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的本質是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的理解,解題的關鍵是要結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模式圖以及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進行相關生理過程的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為治理鹽堿化草原的簡化技術流程,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如圖可知,鹽堿化草原治理的三個階段反映了群落演替過程.從類型來看,該過程屬于次生演替,原因是重度鹽堿化草地中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
(2)該生態(tài)系統能量流動的渠道是食物鏈和食物網,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種草的目的是增加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輸入.植被覆蓋后,土壤中有機物的增加,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加,該成分在生態(tài)系統中的功能是將動植物遺體和動物的排泄物分解成無機物.
(3)若要盡快使草原生態(tài)系統恢復健康狀態(tài),除輔以有效的人為手段(如物質、能量輸入)外,更主要依靠生態(tài)系統的我調節(jié)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與“限制性內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
A.反轉錄酶B.RNA 聚合酶C.DNA 連接酶D.解旋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是體育運動對學習記憶的促進作用與蛋白質類神經營養(yǎng)因子(BDNF)關系的部分圖解.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b物質進入突觸間隙的方式主要依賴的理論支持是細胞膜的流動性.
(2)當b物質與AMPA結合后興奮傳導至d處時,請在答題卡相應的位里上畫出d部位及相鄰部位的膜兩側電荷類型,然后再在膜內外兩側標出局部電流的方向.

(3)據圖可知,BDNF具有促進突觸小泡釋放神經遞質和激活突觸后膜上相應受體的作用,從而促進興奮在突觸處的傳遞.若向大鼠腦室內注射抗BDNF的抗體,將導致突觸間隙內b物質的含量減少(填“增加”/“不變”/“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葡萄糖和麥芽糖可被水解
B.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不可缺少,如葉綠素的組成離不開Mg元素
C.構成蛋白質、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單體在排列順序上都具有多樣性
D.組成淀粉、核糖、脂肪的元素種類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有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白化病的女兒,問這對夫婦再生一個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是多少?符合什么遺傳規(guī)律( 。
A.$\frac{1}{4}$,基因的分離定律B.$\frac{3}{8}$,基因的分離定律
C.$\frac{1}{4}$,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frac{3}{8}$,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中,下列哪一項是不需要的(  )
A.消毒滅菌B.適宜的溫度
C.充足的光照D.適宜的養(yǎng)料和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原核生物中DNA位于( 。
A.細胞核B.核糖體C.細胞質D.組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過程需要用到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是( 。
①提取紫杉醇②制造人工種子③轉基因植物的培育④白菜甘藍的培育.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