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據(jù)悉,自2014年2月開始爆發(fā)于西非的大規(guī)模埃博拉病毒疫情,目前已經造成全球近4000余人死亡,感染者已過萬人,大多數(shù)感染者都在非洲西部國家,而且有向全球蔓延趨勢,引起各國高度重視.下列關于埃博拉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埃博拉病毒在活細胞外能大量增殖
B.埃博拉病毒僅含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
C.埃博拉病毒的遺傳物質主要儲存于細胞核中
D.埃博拉病毒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檢出埃博拉病毒

分析 病毒是不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組成成分是蛋白質和核酸,病毒體內只含有DNA或者RNA一種核酸,由于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必須在寄主細胞內完成增殖過程.

解答 解: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進行繁殖,A錯誤;
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因此不含任何細胞器,B錯誤;
C、該病毒沒有細胞核,C錯誤;
D、埃博拉病毒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檢出埃博拉病毒,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病毒的有關知識,熟記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組成成分是蛋白質和核酸,不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回答下列關于微生物的問題.
由于酵母菌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將地衣芽孢桿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轉入酵母菌中經篩選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菌菌種(過程如圖甲所示).
(1)圖甲中,過程①需要的酶有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連接酶.為達到篩選目的,平板內的固體培養(yǎng)基應以淀粉作為唯一碳源.
(2)②、③過程需要重復幾次,目的是進一步篩選純化獲得分解淀粉能力強的酵母菌.
(3)某同學嘗試過程③的操作,其中一個平板經培養(yǎng)后的菌落分布如圖乙所示.該同學的接種方法是稀釋涂布平板法;推測該同學接種時可能的操作失誤是涂布不均勻.
(4)以淀粉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密閉發(fā)酵,接種工程酵母菌的發(fā)酵罐產氣多,其原因是其分解淀粉產生葡萄糖的能力強,導致酒精發(fā)酵時產生CO2的速率更快.
(5)酵母菌一定具有的結構有ABF(多選).
A.細胞膜   B.核糖體   C.擬核   D.莢膜   E.芽孢    F.細胞壁
(6)保藏菌種宜使用固體(物理形態(tài))培養(yǎng)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甲是某湖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部分生物的食物關系圖,圖乙是對某引進經濟魚類進行種群密度調查后繪出的種群增長速率曲線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若由于某種原因導致螺螄全部死亡,該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將降低.請寫出此時鯽魚獲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鏈綠藻→輪蟲→鯽魚.
(2)圖乙在t1時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該魚類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30條全部標志后釋放,一天后進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獲中,未標志的40條、標志的10條,估算該魚類種群在t1時是150條.
(3)圖乙中,在t1和t2時期該魚類種群的年齡組成分別為增長型,穩(wěn)定型,請根據(jù)第(2)小題的數(shù)據(jù)畫出該魚種群數(shù)量與時間的關系曲線圖(要求標出tl、t2對應的實際數(shù)值).
(4)下表是該湖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級和能量流動情況的調查結果.表中的A、B、C為不同的營養(yǎng)級,D為分解者
同化總量(106J)儲存能量(106J)呼吸消耗能量(106J)
A950250700
B1003565
C15510
D18080100
分析如表可知,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950 106J,從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探究營養(yǎng)液中O2含量變化對某植物吸收K+速率的影響(其他條件都是適宜的),實驗結果如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可分析得出該植物吸收K+是要消耗能量的
B.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植物必須在有氧條件下才能吸收K+
C.ab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O2濃度
D.bc段表示除了營養(yǎng)液中O2含量,還有其他因素影響K+的吸收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甲圖表示某二倍體高等雌性動物在細胞分裂時的圖形,乙圖表示該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及DNA相對量變化的曲線圖.根據(jù)此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中的A、B分別處于什么分裂什么時期?A:有絲分裂后期B: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2)乙圖中8處發(fā)生的生理過程叫受精作用.
(3)乙圖細胞內含有染色單體的區(qū)間是1-6和8-11,不含同源染色體的區(qū)間是:4-8
(4)若該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為20條,則一個細胞在4-5時期染色體數(shù)目為10條.
(5)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fā)生在4(填4或12).
(6)甲圖中B細胞對應乙圖中的區(qū)間是3-4,形成的子細胞是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于生物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功能越復雜的生物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就越多
B.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選擇透過性
C.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也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
D.溶酶體、液泡、核糖體均具有單層膜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嘉興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①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種生物的核酸都相同 ③生物膜都含有磷脂成分 ④各種生物的蛋白質都相同 ⑤構成各種生物的氨基酸基本相同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荔枝果皮中存在多酚氧比酶,多酚氧比酶能夠氧化果皮中的一些無色物質,形成褐色物質.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變的原因之一,褐交的發(fā)生嚴重影響了荔枝的深鮮效果:果皮褐變面積百分率.常作為荔枝保鮮效果的指標,在不考慮其它因素影響褐變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現(xiàn)象,以荔枝果皮褐變面積百分率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標,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旨在探究溫度對荔枝果皮內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1)請補充下列實驗設計中空缺的內容:
①設計溫度梯度:5℃、10℃、15℃、20℃、25℃、30℃
②確定測量指標:荔枝果皮褐變面積百分率.
③選擇同一品種、大小和成熟度一致且無機械損傷的新鮮荔枝果實,將其分成6組,每組數(shù)量相等,裝入保鮮袋并作好標簽后,分別放入相應溫度的恒溫箱中;
④經過5天后,取出荔枝果實.測定并記錄褐變面積.
(2)在5-30℃范圍內,溫度升高,褐變面積變大,是因為隨著溫度的增加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多酚氧化酶能夠氧化果皮中的一些無色物質,形成褐色物質.
(3)削皮后的蘋果和馬鈴薯容易發(fā)生褐變,請據(jù)此分析要選擇無機械損傷的荔枝果實為實驗材料的原因有機械損傷的荔枝容易像蘋果、馬鈴薯一樣很快發(fā)生褐變,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4)在完全無氧條件下,多酚氧化酶將無法催化上述的褐變反應過程.如果在此條件下,荔枝果皮不會發(fā)生褐變,可否在此條件下貯藏荔枝?為什么?不可以.無氧呼吸產生大量酒精,會毒害細胞引起腐爛..
(5)綜合上述分析,荔枝的保鮮措施有可采用泡沫盒裝以防機械損傷及低溫保藏以降低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一是表示某種生物的細胞核內染色體及DNA相對量變化的曲線圖,根據(jù)此曲線回答下列問題:(注:橫坐標各個區(qū)域代表細胞分裂的各個時期,區(qū)域的大小和各個時期所需的時間不成比例.)

(1)圖一中代表DNA相對數(shù)量變化的曲線是曲線A.
(2)圖一中0-8時期表示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過程.
(3)細胞內含有同源染色體的區(qū)間有0-4、8-13.
(4)若該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為20條,則一個細胞核中的DNA分子數(shù)在l-4時期為40條.
(5)著絲點分裂分別在橫坐標數(shù)字的6、11處進行.
(6)圖二所示細胞分裂圖對應于圖10-11區(qū)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