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在△ABC中,點M是BC的中點,設
AB
=
a
,
AC
=
b
,點N在AC上,且AN=2NC,AM與BN相交于點P,AP=λAM,求
(1)λ的值;
(2)用
a
b
表示
AP
考點: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義
專題:平面向量及應用
分析:(1)由點M是BC的中點,利用向量平行四邊形法則可得:
AM
=
1
2
AB
+
AC
),因此
AP
=
λ
2
AB
+
λ
2
AC
,由B、P、N三點共線,利用向量共線定理可得
AP
=k
AB
+(1-k)
AN
=k
AB
+
2
3
(1-k)
AC
,再利用共面向量基本定理即可得出.
(2)利用(1)即可得出.
解答: 解:(1)∵∴
AM
=
1
2
AB
+
AC
),
AP
=
λ
2
AB
+
λ
2
AC

∵B、P、N三點共線,
AP
=k
AB
+(1-k) 
AN
=k
AB
+
2
3
(1-k) 
AC

λ
2
=k,
λ
2
=
2
3
(1-k)
∴λ=
4
5

(2)由(1)可得
AP
=
λ
2
AB
+
λ
2
AC
=
2
5
a
+
2
5
b
點評:本題考查了向量平行四邊形法則、向量共線定理、共面向量基本定理,考查了推理能力和計算能力,屬于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0,且
b
a
+
a
b
≥m恒成立,則m的取值范圍是( 。
A、{2}
B、[2,+∞)
C、(-∞,2]
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各項均為正數(shù)的數(shù)列{an}的前n項和為Sn,且a2n+an=2Sn
(1)求a1
(2)求數(shù)列{an}的通項;
(3)若bn=
1
an2
(n∈N*),Tn=b1+b2+…bn,求證:Tn
5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從10位學生中選出5人參加數(shù)學競賽.
(1)甲必須選入的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2)甲、乙、丙不能同時都入選的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C的兩頂點B(1,0)和C(-1,0),兩邊AB、AC所在直線的斜率之積是-2.
(1)求頂點A的軌跡Q;
(2)若不經(jīng)過點B、C的直線l與軌跡Q只有一個公共點,且公共點在第一象限,試求直線l與兩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的最小值,并求此時直線l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設橢圓M:
x2
a2
+
y2
2
=1(a>2)的右焦點為F1,直線l:x=
a2
a2-2
與x軸交于點A,若
OF1
=2
F1A
(其中O為坐標原點).
(1)求橢圓M的方程;
(2)設P是橢圓M上的任意一點,EF為圓N:x2+(y-2)2=1的任意一條直徑(E、F為直徑的兩個端點),求
PE
PF
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函數(shù)f(x)=
3
sinωxcosωx-cos2ωx(ω>0)的周期為
π
2

(1)求ω的值和f(x)的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
(2)設△ABC的三邊a,b,c成等比數(shù)列,且邊b所對的角為x,求此時函數(shù)f(x)的值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等差數(shù)列{an},公差d>0,前n項和為Sn,S3=12,且滿足a3-a1,a4,a8成等比數(shù)列.
(Ⅰ)求數(shù)列{an}的通項公式;
(Ⅱ)若數(shù)列{bn}滿足2an+1-an=2nbnSn,求數(shù)列{bn}的前n項和T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設F1、F2分別為橢圓C:
x2
a2
+
y2
b2
=1(a>b>0)的左、右焦點.
(Ⅰ)若橢圓上的點A(1,
3
2
)到點F1、F2的距離之和等于4,求橢圓C的方程;
(Ⅱ)直線過F2斜率為
1
2
,交橢圓于A、B兩點,求|AB|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