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電子從P到Q的運動過程中,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 |
B. | 電子可能做圓周運動 | |
C. | 該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10V/m | |
D. | O點與圓周上電勢最低的點的電勢差為10$\sqrt{2}$V |
分析 A:電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從P運動到Q,動能滿足EKP=EKQ,可以得出電勢能相等EPP=EPQ,根據電勢能EP=φq得出等勢線,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進而可以確定電場線的方向,在P點電場力與速度v夾角為鈍角,在Q點電場力與速度v夾角為銳角,所以從P運動到Q電場力先做負功再做正功,動能先減小再增大.
B:由于電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電子受恒力,所以不可能做圓周運動.
C:根據UOP=Ed,其中d為沿電場線方向的距離,可以得出E.
D:O點與圓周上電勢最低的點的電勢差為UOC,根據U=Ed可以求出.
解答 A:電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從P運動到Q,動能滿足EKP=EKQ,則電勢能滿足EPP=EPQ,根據電勢能EP=φq,得出電勢φP=φQ,PQ所在直線即為等勢線,OC與PQ垂直,則OC即為電場線,由于從P運動到Q,所以電子所受電場力沿CO,在P點電場力與速度v夾角為鈍角,在Q點電場力與速度v夾角為銳角,電子從P運動到Q,電場力先做負功再做正功,動能先減小再增大,故A錯誤.
B:由于電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電子受恒力,方向沿CO,所以不可能做圓周運動.故B錯誤.
C:根據UOP=Ed,∠OPQ=45°,R=1m,d=Rcos45°=$\frac{\sqrt{2}}{2}$得:E=$\frac{U{\;}_{OP}}wfy3lp8$=$\frac{10}{\frac{\sqrt{2}}{2}}$=10$\sqrt{2}$v/m.故C錯誤.
D:O點與圓周上電勢最低的點的電勢差為UOC,UOC=Ed,d=R=1m,得:UOC=10$\sqrt{2}$V.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此題的突破點在于根據P、Q點的動能相等得出P、Q的電勢能相等,再根據電勢能EP=φq,得出電勢φP=φQ,根據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可以確定電場線的方向和電場力做功,UPQ=Ed,其中d為沿電場線方向的距離,可以得出電場強度E.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越快的汽車越不容易停下來,這是因為汽車速度越快時慣性越大 | |
B. | 小球由于重力作用而自由下落不是慣性運動,所以這時小球慣性不存在了 | |
C. | 物體只有在速度改變時才能表現出慣性的大小 | |
D. | 運動狀態(tài)不改變時物體沒有慣性,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物體才有慣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牛頓最早通過理想斜面實驗得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
B. | 萬有引力定律中的引力常量由牛頓測定 | |
C. | 庫侖定律中的平方反比關系由庫侖通過庫侖扭稱實驗獲得 | |
D. | 奧斯特首先發(fā)現了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規(guī)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離出發(fā)點最遠的在甲圖中是b,在乙圖中是c | |
B. | 離出發(fā)點最遠的在甲圖中是c,在乙圖中是b | |
C. | 離出發(fā)點最近的在甲圖中是c,在乙圖中是c | |
D. | 離出發(fā)點最近的在甲圖中是a,在乙圖中是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物質波是一種概率波,在微觀物理學中可以用“軌跡”來描述粒子的運動 | |
B. | 盧瑟福的α粒子放射實驗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 | |
C. | 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要吸收光子,電子的動能減小 | |
D. | 發(fā)生一次β衰變,該原子外層就失去一個電子 | |
E. | 電子束通過鋁箔時的折射圖樣證實了運動電子具有波動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λ1=$\frac{{λ}_{2}{λ}_{3}}{{λ}_{2}-{λ}_{3}}$ | B. | λ1=$\frac{{λ}_{2}{λ}_{3}}{{λ}_{2}+{λ}_{3}}$ | ||
C. | λ1=2λ2=3λ3 | D. | λ1=λ2-λ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三根細繩張力都變大 | |
B. | F${\;}_{{T}_{AD}}$和F${\;}_{{T}_{AB}}$變大,F${\;}_{{T}_{AC}}$不變 | |
C. | F${\;}_{{T}_{AC}}$和F${\;}_{{T}_{AB}}$變大,F${\;}_{{T}_{AD}}$不變 | |
D. | F${\;}_{{T}_{AC}}$和F${\;}_{{T}_{AD}}$變大,F${\;}_{{T}_{AB}}$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