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圖所示,以A、B和C、D為端點的半徑為R=0.9m的兩半圓形光滑軌道固定于豎直平面內(nèi),A、D之間放一水平傳送帶Ⅰ,B、C之間放一水平傳送帶Ⅱ,傳送帶Ⅰ以V1=8m/s的速度沿圖示方向勻速運動,傳送帶Ⅱ以V2=10m/s的速度沿圖示方向勻速運動.現(xiàn)將質(zhì)量為m=2kg的物塊從傳送帶Ⅰ的右端由靜止放上傳送帶,物塊運動第一次到A時恰好能沿半圓軌道滑下.物塊與傳送帶Ⅱ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0.35,不計物塊的大小及傳送帶與半圓軌道間的間隙,重力加速度g=10m/s2,已知A、D端之間的距離為L=1.0m.求:
(1)物塊與傳送帶Ⅰ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
(2)物塊第1次回到D點時的速度;
(3)物塊第幾次回到D點時的速度達到最大,最大速度為多大.

分析 (1)對小物塊第一次運動到傳送帶最左端時的速度的大小這個問題,學(xué)生一般會想把它作為DA段的末速u度來求,但是再進一步就走不動了,因為題目沒給DA段的摩擦力,也沒給摩擦因數(shù),或者其他一些提示,比如說摩擦力為重力的幾分之幾.因為不知道摩擦力,所以動能定理當然也不能用.
因此個問題就要再回到題目中仔細看題干,題干當中有這樣一句:“小物塊第一次運動到傳送帶最左端時恰好能從A點沿半圓軌道滑下”,題眼就在這里了.句中的“恰好能從A點沿半圓軌道滑下”就是題眼,打開這個題就從里開始.(題眼找不到,題目就打不開,余下的問題一個都做不了,所以找出“題眼”很關(guān)鍵.)這句話涉及到我們在學(xué)的繩桿模型問題,我們區(qū)分繩桿模型的依據(jù)是這個裝置在最高點是否能為物體提供向上的支持力,所以這個軌道實際就是一個繩的模型.
而“恰好能從A點沿半圓軌道滑下”,說明的是圓軌道AB的最高點A位置恰好是重力充當向心力,由此可以解出小物塊第一次運動到傳送帶最左端時的速度的大。
因為在第一問已經(jīng)求的A點的速度,要求摩擦因數(shù)可以用DA段的運動了.第一問的計算結(jié)果是:v=3m/s它小于傳送帶的速度8m/s,所以可以知道摩擦力在全程做功,因此列出動能定理方程,可以解得摩擦因數(shù).
(2)這一問要有全局觀念,我們可以選擇從D到A經(jīng)BC再回到D這個過程,來應(yīng)用一次動能定理.這個過程中摩擦力做功,列出動能定理就可解得結(jié)果.
(3)先說明一下,這一問非常難,一般不會考到這個難度的題,即使現(xiàn)在作為高考的壓軸題也少見這個難度的.以前物理單獨考的時候有這個難度的,現(xiàn)在極少見了,不會的也不用氣餒.來說一下分析思路,物體會在n次加速之后回到D點時,速度等于傳送帶的速度,這之后,傳送帶不再給物體加速

解答 解析:(1)由題意可知,物塊第一次到達A點時應(yīng)滿足:
$mg=\frac{{mv}_{A1}^{2}}{R}$
解得:VA1=3 m/s<V1
故物塊從D到A的過程中全程加速,由動能定理得:
${μ}_{1}mgL=\frac{1}{2}{mv}_{A1}^{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μ1=0.45                                       
(2)設(shè)物塊第一次從B到C全程加速,則物塊第一次由D經(jīng)A、B到C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
${μ}_{1}mgL+2mgR+{μ}_{2}mgL=\frac{1}{2}{mv}_{C1}^{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C1=$\sqrt{33}$m/s<V2
故假設(shè)成立,則物塊由D出發(fā)到第一次回到D的過程,由動能定理:
${μ}_{1}mgL+{μ}_{2}mgL=\frac{1}{2}{mv}_{D1}^{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D1=4m/s                                
(3)設(shè)每次物塊在兩傳送帶上都是全程加速,第N次到達C點時的速度恰好等于V2,
${Nμ}_{1}mgL+2mgR+{Nμ}_{2}mgL=\frac{1}{2}{mv}_{2}^{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N=4
同理,設(shè)第n次到達D點時的速度恰好等于V1,則由動能定理得:
${nμ}_{1}mgL+{nμ}_{2}mgL=\frac{1}{2}{mv}_{1}^{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n=4=N
故第4次回到D點速度達到最大,之后每次都在傳送帶上勻速
綜上分析可知在D點的最大速度為8m/s        
答:(1)物塊與傳送帶Ⅰ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是0.45;
(2)物塊第1次回到D點時的速度是4m/s;
(3)物塊第幾次回到D點時的速度達到最大,最大速度為8m/s

點評 本題由兩個難點,一是在找到“題眼”解決第一問,以此來打開整個題目.這個還有點技巧可以用,就是要注意題目中一些臨界性質(zhì)的表述,比如常見到的“恰好”“剛好”“剛剛”等,指的就是一些臨界情況,解題應(yīng)予以關(guān)注.
二是在第3問是個大難點,并且這個也沒什么技巧可用,全憑經(jīng)驗和綜合分析能力了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縱觀月球探測的歷程,人類對月球探索認識可分為三大步--“探、登、駐”.我國為探月活動確定的三小步是:“繞、落、回”,目前正在進行的是其中的第一步--繞月探測工程.2007年10月24日18時54分,“嫦娥一號”衛(wèi)星的成功發(fā)射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邁出了關(guān)鍵的一步.我們可以假想人類不斷向月球“移民”,經(jīng)過較長時間后,月球和地球仍可視為均勻球體,地球的總質(zhì)量仍大于月球的總質(zhì)量,月球仍按原軌道運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月地之間的萬有引力將變小
B.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周期將變大
C.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將變大
D.月球繞地球運動的線速度將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所示,斜面和水平面是由同一板材上截下的兩段,連接處能量不損失.將小鐵塊從A處由靜止釋放后,它沿斜面向下滑行,進入平面,最終靜止于P處.若從該板材上再截下一段,擱置在A、P之間,構(gòu)成一個新的斜面,再將鐵塊放回A處,并給鐵塊一個初速度,使之沿新斜面向下滑動.以下關(guān)于鐵塊運動的描述,正確的說法是(  )
A.鐵塊勻速直線運動B.兩次運動摩擦力所做的功相等
C.后一次運動一定比前一次的時間短D.鐵塊勻變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一長輕質(zhì)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著質(zhì)量分別為mA=1kg和mB=2kg的A、B兩物塊,A、B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為μ=0.2,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塊上,如圖所示(重力加速g=10m/s2).則( 。
A.若F=1N,則物塊、木板都靜止不動
B.若F=1.5N,則A物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1.5N
C.若F=4N,則B物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2N
D.若F=8N,則B物塊的加速度為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個小物塊,甲從豎直固定的$\frac{1}{4}$光滑圓弧軌道頂端由靜止滑下,軌道半徑為R,圓弧底端切線水平,乙從高為R的光滑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兩物塊到達底端時速度相同
B.兩物塊到達底端時動能相同
C.兩物塊運動到底端的過程中重力做功的瞬時功率在增大
D.兩物塊到達底端時,甲物塊重力做功的瞬時功率大于乙物塊重力做功的瞬時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以a=2g的加速度豎直向下運動,則在物體下降h高度的過程中物體的( 。
A.重力勢能減少了2mgh
B.合外力做功為mgh
C.合外力做功為2mgh
D.動能增加了mgh,重力勢能減少了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物體m與斜面體M一起靜止在水平面上.若將斜面的傾角θ稍微增大一些,且物體m仍靜止在斜面上,則( 。
A.斜面體對物體的支持力變小B.斜面體對物體的摩擦力變小
C.水平面與斜面體間的摩擦力變大D.水平面對斜面體間的支持力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求:
(1)物體的加速度a
(2)物體運動的前4s內(nèi)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一質(zhì)點從M點到N點做曲線運動,當它通過P點時,其速度v和加速度a關(guān)系可能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