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有人認為,《桃花源記》中“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問話的是漁人;也有人認為問話的是桃源人。你同意哪種看法?請以課文為依據(jù)說明理由。(2分)
4.請從情景交融的角度,賞析李白《行路難》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句詩。(2分)
3.翻譯。(4分)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2.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字。(2分)
①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
②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 )
1.用“|”標出下面畫線句子最明顯的一處停頓。(2分)
①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②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李將軍列傳(節(jié)選)
廣既從大將軍青擊匈奴,既出塞,青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廣并于右將軍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廣自請曰:"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jié)發(fā)而與匈奴戰(zhàn),今乃得一當單于,臣愿居前,先死單于。 "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shù)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時公孫敖新失侯,為中將軍從大將軍,大將軍亦欲使敖與俱當單于,故徙前將軍廣。廣時知之,固自辭于大將軍。大將軍不聽,令長史封書與廣之幕府,曰:"急詣部,如書。 "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甚慍怒而就部,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軍亡導,或失道,后大將軍。大將軍與單于接戰(zhàn),單于遁走,弗能得而還。南絕幕,遇前將軍、右將軍。廣已見大將軍,還入軍。大將軍使長史持糒醪遺廣,因問廣、食其失道狀。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廣未對,大
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幕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jié)發(fā)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廣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余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遂引刀自剄。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
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2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1,今乃得一當單于 當:
2,其勢不屯行 屯:
3,固自辭于大將軍 辭:
4,軍亡導 導:
23,下列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乃自以精兵走之 今大將軍乃徙令臣以東道
B,為中將軍從大將軍 無老壯皆為垂涕
C,且臣結(jié)發(fā)而與匈奴戰(zhàn) 且廣年六十余矣
D,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2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甚慍怒而就部。 譯:
2,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 譯:
25,請概述選文第一段的內(nèi)容。(2分)
答:
26,太史公司馬遷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諺語來高度評價李廣將軍,這一諺語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舉出某一類人物來說明嗎?(2分)
答:
11、研讀甲乙兩段文字,回答問題。(4分)
(1)請分別概括兩段文字的內(nèi)容。
(2)兩段文字,表現(xiàn)了趙普怎樣的性格?
10、用斜線(∕)為乙文中畫曲線的句子斷句,只限兩處。(2分)
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
(1)普顏色不變,跪而 拾之以歸。
(2)”太祖怒甚,起,普亦隨之。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 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有群臣當遷官,太祖素惡其人,不與。普堅以為請,太祖怒曰:“朕固不為遷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賞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隨之。太祖入宮,普立于宮門,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趙普傳》)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 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彼竭我盈,故克之B未有其比∕比至陳,車六七百乘
C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 D久之不去∕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