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39875  39883  39889  39893  39899  39901  39905  39911  39913  39919  39925  39929  39931  39935  39941  39943  39949  39953  39955  39959  39961  39965  39967  39969  39970  39971  39973  39974  39975  39977  39979  39983  39985  39989  39991  39995  40001  40003  40009  40013  40015  40019  40025  40031  40033  40039  40043  40045  40051  40055  40061  40069  150026 

科目: 來源:2012屆湖北省荊門市中考生物模擬試卷(一)(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為探究廢電池對生物生命活動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做了如下探究實驗:
提出的問題:廢電池對種子萌發(fā)有影響嗎?
實驗器材:大豆種子、廢電池浸出液、清水、培養(yǎng)皿、濾紙、紗布
實驗方案:
Ⅰ.取相同的2個培養(yǎng)皿,編號l號和2號,底部墊上幾層吸水紙。
Ⅱ.向兩個培養(yǎng)皿中分別放人大豆種子各20粒,在種子上面覆蓋紗布,放在溫暖的地方培養(yǎng)。
Ⅲ.每天向l號培養(yǎng)皿紗布上灑適量的電池浸出液,保持種子濕潤,2號培養(yǎng)皿不做任何處理。
Ⅳ.觀察大豆種子的萌發(fā)情況并做好記錄。
實驗結果:10天后兩組培養(yǎng)皿中的種子都沒萌發(fā)。
根據實驗方案和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 該實驗假設是__                                                  __。
(2) 設計2號實驗的目的是              ,2號培養(yǎng)皿中的大豆種子沒有萌發(fā)的原因是缺乏                
(3) 從實驗設計和實驗結果看,能否說明電池浸出液對種子萌發(fā)有影響            
(4) 想達到預期實驗效果,必須對原實驗方案進行修改,即每天向l號培養(yǎng)皿紗布上灑適量的電池浸出液的同時,還應向2號培養(yǎng)皿紗布上灑適量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湖北省荊門市中考生物模擬試卷(二)(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過量使用化肥會引起水體富營養(yǎng)化污染。為了研究水生植物在治理水體富營養(yǎng)化中的作用,某科學學習小組進行了以下課題研究。
課題名稱:比較金魚藻和水葫蘆對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氮元素的吸收作用。
實驗材料:大小合適的相同水箱、金魚藻、水葫蘆、富營養(yǎng)化河水、蒸餾水、檢測水中氮元素含量的相關儀器和其他必需設備。
研究過程:取三個水箱,編號A、B、C,分別注入相同體積的富營養(yǎng)化河水,并在A、B中分別放入相同質量的金魚藻和水葫蘆。均置于適宜的環(huán)境中,定期測量各水箱水中的氮元素含量。
(1)在實驗過程中為防止水分蒸發(fā)引起的誤差,他們應該定期在每個水箱中添加一定量的        。(填“蒸餾水”或“富營養(yǎng)化河水”)
(2)在收集事實證據時,該小組獲得了以下氮元素含量的實驗數據(單位為mg/L)。

水箱號
0天
10天
20天
30天
40天
A(放金魚藻)
2.91
2.87
2.65
2.04
1.86
B(放水葫蘆)
2.91
2.48
2.10
1.50
1.32
C(對照組)
2.91
2.90
2.90
2.89
2.90
處理數據:在答題卷的坐標系中畫出A、B兩個水箱水中的氮元素含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折線圖(2分)。
(3)根據以上實驗結果,該學習小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水葫蘆和金魚藻均能吸收水中的氮元素,但         的吸收能力更強。
(4)近年來,由于富營養(yǎng)化污染,很多河道都出現了水葫蘆瘋長,給河道環(huán)境及功能造成很大危害。如果任水葫蘆在河道里自生自滅,你認為能否降低河道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云南省大理州南澗三中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實驗探究。
小明在室外玩耍時,發(fā)現鼠婦經常躲在陰暗.潮濕的花盆底下或石塊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婦為什么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呢?后經過長期觀察,小明推測:鼠婦怕光。并捉了10只鼠婦做了以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推測是否正確。
小明的實驗:
①用硬紙板制成一個長方形的紙盒(上方沒有蓋),將紙盒分成長度相等的兩部分,一部分用黑紙包好形成一個黑暗的環(huán)境,另一部分不做處理。
②將捉來的10只鼠婦放入紙盒中央,10分鐘后觀察鼠婦的動向:移到黑暗一端的鼠婦多,還是移到亮處的鼠婦多?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看到了鼠婦的生活現象后提出了什么問題?
                                                            
(2)當小明用實驗法來解決這一問題時,首先提出的假設是:                         。
(3)小明把紙盒一端用黑紙包好形成黑暗環(huán)境,另一端不做處理的目的是:
                                                       。
(4)10分鐘后出現的情況應該是         ,據此,小明能得出的結論是             。
(5)上述實驗中小明為什么不用1只鼠婦?
                                                            。
(6)小明做實驗時,小華也在旁邊看,并向小明建議應在紙盒黑暗的一端灑點水,使它潮濕,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明沒有采納小華的建議。你認為小明做得對嗎?為什么?                        ,                                      。(2分)
(7)實驗結束后,小明不知道應怎樣處理鼠婦,請你給他一個建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湖北省襄陽棗陽市中考適應性考試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某校九年級學生曉茜周日邀上同學來到姚崗桃園。遠遠望去,成片的桃樹綿延數十里。紅色的、白色的桃花爭芳斗艷,陣陣花香沁人心脾。藍天下,成雙成對的森林衛(wèi)士(食蟲鳥)在悠閑地盤旋;花叢間,數以萬計的蜜蜂在輕盈地漫舞;桃林中,如織的游人穿梭其間,歡聲笑語不絕于耳。蜘蛛在甜蜜地吮吸著桃樹的汁液,野兔在焦急地東躲西藏,田鼠和蛇在洞穴里早已進入了夢鄉(xiāng)。從不遠處唐梓山不時傳來狐貍狡詐的尖叫和貓頭鷹地哀鳴。
同學們置身于這迷人的景色中突發(fā)奇想:如果將杏花的花粉授到桃花的柱頭上,那不又能培育出一個新的物種嗎?于是,她們收集來了杏花花粉,將選定的大小相同的十朵桃花分成兩組,一組授杏花花粉,另一組授桃花花粉。一陣緊張地操作之后,她們又沉酔在預想實驗成功的喜悅之中。
(1)上面描述了桃園生態(tài)系統中的一個食物網。請你根據上述生物間吃與被吃的關系,寫出其中一條包含三個消費者的食物鏈:                                      。
(2)蜜蜂不辭辛勞穿梭于花叢中為桃花傳粉,花謝以后要結出桃子還必須經歷的一個重要的生理過程是         。平時我們吃的桃子,其食用部分是由花的         發(fā)育而來的。
(3)桃花的紅色和白色在生物學上稱之為            。桃樹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是16條,那么桃花花粉的染色體數目是       條。
(4)她們的實驗研究的是花粉對果實形成的影響。實驗中,兩種環(huán)境除了花粉(變量)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這樣的實驗叫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年南京市金陵中學生物中考三輪模擬試卷四(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試解決“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中的一些問題。

(1)在實驗之前進行         。
(2)該實驗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用圖中的數字和箭頭排列)
(3)為了檢驗葉片中是否含有淀粉,應該向葉片滴加                  。
(4)實驗結果是遮光部分不變色,未遮光部分變成藍色,該實驗證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年南京市金陵中學生物中考三輪模擬試卷三(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小燕同學設計了甲裝置用于探究綠色植物的生理。實驗前將甲裝置放到黑暗處24小時后,移出裝置經陽光照射3小時;摘下A、B兩個葉片,分別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請據圖分析回答:(9分)

⑴在氫氧化鈉的作用下,A葉片與B葉片形成一組        ,其變量是空氣中的          。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除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均應        
⑵小燕為該活動作出的假設是                                 。
⑶葉片經過酒精隔水加熱是為了溶解掉葉片中的         ,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顯。
⑷A、B葉片經過染色后,能被染成藍色的是[    ]葉片。因為該葉片能進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機物——        。
⑸小燕想繼續(xù)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她將甲裝置改進為乙裝置,重復實驗步驟。乙實驗裝置的設計合理嗎?      。請解釋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東省濟南天橋區(qū)九年級中考二模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8分)下圖裝置可以用來研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中濃氫氧化鈉溶液具有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實驗設計可以推測該同學的假設是                              
(2)實驗開始前,將該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這樣做的目的是                  
(3)實驗中瓶內的葉片與瓶外的葉片形成一組      實驗,其變量是               。
(4)用碘液檢驗玻璃瓶內外的葉片,其中不變藍的是__________,說明它沒有
進行            作用。從而得出的結論是                                 。
(5)請寫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湖北省武漢市八年級結業(yè)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8分)為了研究免疫的產生,同學們做了以下實驗。方法步驟如下表:

方法步驟


步驟一
取六只小白鼠做實驗;平均分成甲、乙兩組
步驟二
將肺炎球菌注入小白鼠體
將加熱殺死的肺炎球菌注入小白鼠體內
步驟三
小白鼠死亡
小白鼠存活
回答以下問題:
(1)在步驟一中,六只小白鼠的健康狀況是否要一樣?              。
(2)乙組實驗中小白鼠產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能力。這種免疫類型為               。
(3)若流感病毒注入乙組的小白鼠體內,小白鼠會不會得�。�                   。
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湖北省武漢市八年級結業(yè)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6分)小剛同學為探究如何保鮮肉湯作了以下實驗(見下圖)
小剛同學將甲、乙兩裝置裝好后,分別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若干分鐘,然后都放在室溫25攝氏度的環(huán)境中若干天�;卮鹣铝袉栴}:

(1)能夠保鮮的裝置是            
(2)小剛這個實驗中的實驗變量是                。
(3)甲乙裝置采取的消毒法是              消毒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湖北省武漢市八年級結業(yè)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16分)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活動中,某同學設計以下探究方案,請你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1)如甲圖,將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時,將塑料袋中氣體通過①號試管收集后取出試管,將一支帶火星的木條伸進①號試管內,結果木條復燃了,由此得出的結論是:①號試管內含較多的          (氣體),這是由于植物進行        作用的結果。
(2)在甲圖實驗中,為了設置對照,將透明塑料袋換成黑色的,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植物進行       作用。該實驗的變量是              
(3)在實驗過程中,塑料袋內壁出現水珠,是葉片進行        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
而成,這些水分是通過莖中的          自下往上運輸來的。
(4)如乙圖,將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處3-4小時。將塑料袋中氣體通入2號試管,結果發(fā)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得出結論是:植物進行了      作用,釋放出    
    (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