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6.觀察思考如圖后你會發(fā)現:制造飛機用的材料一定具有密度小的力學特點;發(fā)射火箭用的推進劑(燃料)一定具有熱值大的熱學特點.

分析 制造飛機時,要盡可能地減輕其質量,如何減輕質量,可以利用公式m=ρV分析.火箭用熱值大的氫氣.

解答 解:
單純從減輕質量的要求考慮,由公式m=ρV知,在飛機體積一定的情況下,要減輕質量,應該選擇密度較小的材料;
氫氣的熱值大,相同質量的氫氣與其它燃氣相比,氫氣放熱多.
故答案為:密度小;熱值大.

點評 分析物理問題時,如果可能,應用相應的計算公式,可以使分析簡潔、嚴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教室內的空氣溫度大約是23℃,人體的正常體溫為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根據表格中的數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煤油
密度/(kg•m-32.7×1037.91030.9×1031.0×1030.8×103
比熱容/[J•(kg•℃)-10.88×1030.461032.1×1034.2×1032.1×103
長1m、橫截面積1mm2的導線在20℃時的電阻值/Ω0.0270.096
A.鐵塊和鋁塊的質量m與體積V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其中圖線b表示的是鐵
B.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后,煤油的溫度一定高于水的溫度
C.質量、長度相等的鐵導線和鋁導線串聯在電路中,通電時鐵導線兩端的電壓較大
D.用力分別勻速提升水和其凝固后的冰,提升的高度之比為3:2,拉力的功率之比為5:4,則兩次所用的時間之比為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星期天,小明在家里給媽媽燒水洗衣服,小明想到剛學過熱機的效率,想動手測測天燃氣灶的效率.他借來一臺磅稱,先測出鋁鍋的質量為600克,再測出10千克的水裝入鋁鍋內,放在天燃氣灶,記下天然氣表的讀數是2325.68立方米,然后用天燃氣灶加熱.水和鋁鍋的初溫是20℃,加熱到50℃,記下天然氣表的讀數是2325.77立方米,已知鋁的比熱容為0.88×103J/kg/℃,水的比熱容為4.2×103 J/kg/℃,天燃氣的熱值是3.2×107J/M3.求:
(1)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2)鋁鍋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3)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多少?
(4)天燃氣灶的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誤差是由于操作方法不正確產生
B.測量工具和測量人都會帶來誤差
C.只要態(tài)度端正,操作規(guī)范就不會產生誤差
D.減小誤差最主要的方法是盡可能選擇精密的測量工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屬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用飲水機加熱B.冬天對手哈氣手變暖
C.鉆木取火D.將冰塊放入可樂中,可樂變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伴隨著“環(huán)保低碳、節(jié)能減排”的生活新理念,太陽能汽車應運而生.一名駕駛員坐在駕駛室內,已知駕駛員所受重力為600N,駕駛員與座位的接觸面積為0.16m2;車與地面的接觸總面積為0.1m2,汽車質量為940kg(g取10N/kg).求:
(1)人對座椅的壓強;
(2)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1947年,第一臺微波爐問世,微波爐就是用微波來煮飯燒菜的,微波是一種電磁波,這種電磁波的能量不僅比通常的無線電波大得多,而且還很有“個性”,微波一碰到金屬就發(fā)生反射,金屬根本沒有辦法吸收或傳導它;但微波可以穿過玻璃、陶瓷、塑料等絕緣材料,且不會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僅能透過,其能量也會被吸收.微波爐正是利用微波的這些特性制作的.微波爐的外殼用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制成,可以阻擋微波從爐內逃出,以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裝食物的容器則用絕緣材料制成,微波能透過食物,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隨之運動,劇烈的運動產生了大量的熱能,于是食物就“煮”熟了.這就是微波爐加熱的原理.
(1)通過閱讀上面的短文可知,在微波爐中應選用下列哪種容器來加熱飯菜C.
A.不銹鋼盆子 B.鐵盆子 C.玻璃盆子 D.銅制盆子
(2)微波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3×108m/s.請你猜想,微波具有能量(選填“具 有”或“不具有”).
(3)為安全使用微波爐應選用三孔插座.
(4)微波爐的外殼為什么用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制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李寧同學在張老師指導下做“探 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1)當蠟燭位于圖中B處時,移動光屏到D處,觀察到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此時像和物大小相等,則該凸透鏡焦距為10.0cm.
(2)用不透明的紙擋住透鏡下半部分,則光屏上所成的像完整(選填“完整”或“不完整”)
(3)李寧同學把蠟燭移動到A處,屏上的像變得模糊,要使像變清晰,光屏應向左(選填“左”或“右”)適當移動,此時光屏上的像應該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4)在上述(3)操作的基礎上,張老師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光屏上的像又變得模糊,李寧同學發(fā)現當光屏向左移動適當距離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張老師所戴的眼鏡是凸透鏡,張老師的眼睛屬于遠視眼(選填“近視”或“遠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