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058
(’06武漢)在學習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同學們雖然知道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但小明總覺得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它受到的浮力還跟它在水中浸沒的深度有關,并且他猜想物體在水中浸沒得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1)現(xiàn)在小明想通過實驗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他應該在以下可供選擇的器材中選擇________(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
A.水 |
B.泡沫塊 |
C.細線 |
D.彈簧測力計 |
E.木塊 |
F.量筒 |
C.鐵塊 |
H.細竹棍 |
(2)小明探究實驗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應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得到的正確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原先的猜想是________(填“正確”或“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06黑龍江大慶課改區(qū),28)小華用如圖①所示的實驗,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1)他想研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應選擇________兩圖.
(2)他想研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是否與液體密度有關,應選擇________兩圖.
(3)小華研究浮力大小與深度的關系時,根據(jù)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與物體下表面所處深度h的關系圖象,如圖②所示.根據(jù)圖像可以判斷出,此實驗過程中浮力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05安徽)為了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部分同學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液體內部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深度有關;
猜想2: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體的壓強可能不同;
猜想3:液體內部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1和猜想2,他們用壓強計研究水內部的壓強,得到數(shù)據(jù)如下表:
(1)請你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并回答:
為了驗證猜想1,應選序號為______________的實驗數(shù)據(jù);猜想2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
(2)為了驗證猜想3是否正確,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請你設計實驗探究方案,寫出實驗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2006,山西省)閱讀下列材料:
當高臺跳雪運動員出現(xiàn)在賽道的頂端時,全場觀眾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運動員由高處急速滑下,在即將到達賽道底部時,他的速度已達到100km/h.這時,他雙膝彎曲,使勁一蹬,順勢躍向空中.然后為了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他上身前傾,雙臂后擺,整個身體就像一架飛機,向前滑翔.刺骨的寒風抽打著他的臉龐,兩邊的雪松飛快地向后掠過.最終,滑雪板穩(wěn)穩(wěn)地接觸地面.如圖(1)所示,是記者用照相機拍下的精彩瞬間.
(1)滑雪不僅是一項運動,同時還是一門科學.請你從以上材料中,找出與物理有關的現(xiàn)象,并說出相應的原理、道理或概念.
(2)小羽發(fā)現(xiàn)在滑雪比賽中,運動員能否穩(wěn)穩(wěn)地接觸地面,是比賽得分較關鍵的因素.他猜想:運動員落地時的穩(wěn)定程度可能與他的重心高低有關.于是他利用物理課上學到的科學探究方法,對猜想進行驗證.小羽找來兩塊完全相同的橡皮,一塊豎直放置;另一塊平放,且切去總長的1/5墊在下部(粘牢).如圖(2)所示,同時放在水平書面上,微微擺動書,發(fā)現(xiàn)豎直放置的橡皮總是先傾倒.
①在探究過程中,小羽采用接觸面積相同,觀察___________.判斷穩(wěn)定程度與重心高低的關系;
②通過以上探究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該結論在生產(chǎn)、生活和科學實踐中有很多應用,試舉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2006,北京市)實驗桌上有甲、乙兩只大燒杯,其中一杯盛有純凈水,另一杯盛有鹽水.老師告訴小敏鹽水的密度大于純凈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壓強計將它們區(qū)分開.如圖所示,小敏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探頭)先后浸沒到甲、乙兩杯液體中,分別記下壓強計U形管兩側的液柱高度差為和
.她發(fā)現(xiàn)
小于
,于是認為乙杯中盛的是鹽水.老師指出小敏的實驗過程是不正確的.小敏認真思考后發(fā)現(xiàn)自己在實驗過程中沒有控制變量,并提出了新的實驗思路如下: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探頭)先后浸沒到甲、乙兩杯液體中,壓強計U形管兩側的液柱高度差分別用
和
表示,使
與
________,比較________,則________的一定是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2007,內蒙古包頭市,21)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同一滑輪組進行兩次實驗,得到下表數(shù)據(jù).請根據(jù)表中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所用滑輪組中,動滑輪、定滑輪的最少個數(shù)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
(2)請把第2次實驗所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值填入表格中.
(3)兩次實驗所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g取10N/kg,計算結果小數(shù)點后面保留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2007,海南,20)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做了兩次實驗.
(1)請在圖甲中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繩方法.
(2)下表是小明實驗記錄的一組數(shù)據(jù),請根據(jù)表中給出數(shù)據(jù)和圖中情景進行計算,并將結果填入表中相應的空格中.
(3)兩個滑輪組機械效率不相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2007,河北,34)小明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以下問題:
①表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的記錄是錯誤的,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
②第3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_;
③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無關.
(2)小紅在小明實驗的基礎上多使用一個滑輪也做了實驗,如圖乙所示.
①小紅多使用一個滑輪,目的是為了改變________;
②當這兩位同學使用各自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若忽略繩重及摩擦,它們的機械效率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2007,武漢,38)小強在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記錄了如下的實驗數(shù)據(jù):(不計繩重和摩擦)
(1)根據(jù)上表的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
(2)請幫助小強在圖中畫出該滑輪組的繞線方式.
(3)當動滑輪重為________N時,使用該滑輪組提起2N重的鉤碼剛好不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2007,廣西桂林市,28)小明對“斜面的機械效率與什么因素有關?”這一課題,提出了如下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①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
②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③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長度有關;
④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體的重力有關.
給你如圖所示的裝置,請你選擇上述猜想中的一項,并解答下列問題:
(1)你選擇的猜想是________.(填寫序號)
(2)要用圖中的器材完成你選擇的探究,還要補充的器材是(至少寫出兩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需要控制不變的因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