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回答下列關于顯微鏡使用的問題.
(1)下列選項是有關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前一項是操作,后一項是目的,其中錯誤的是C.
A.轉動轉換器;換用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物鏡
B.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物鏡與玻片標本之間的距離
C.調節(jié)光圈;調節(jié)視野的大小
D.調節(jié)反光鏡;調節(jié)視野的亮度
(2)若在目鏡10×,物鏡40×時在裝片上看到單層均勻分布的4個完整細胞,那么在目鏡不變的情況下,換用10×的物鏡去觀察相同部位的細胞,按理論計算,視野內可容納的完整細胞數(shù)目為64個.
(3)有一架光學顯微鏡的鏡盒里有4個鏡頭,甲、乙一端有螺紋,甲較長、乙較短;丙、丁無螺紋,丙較長、丁較短.則與裝片之間距離最近的物鏡鏡頭是甲;放大倍數(shù)最大的鏡頭組合是甲和。
(4)觀察玻片標本時,若發(fā)現(xiàn)視野左側較暗,右側較亮,則應調節(jié)D.
A.目鏡       B.物鏡         C.光圈          D.反光鏡.

分析 光學顯微鏡主要由物鏡、管鏡和目鏡組成.標本經(jīng)物鏡和管鏡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實象;實象經(jīng)目鏡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虛象.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將長或者是寬放大,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目鏡放大倍數(shù)×物鏡放大倍數(shù).
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越大,細胞數(shù)目越少,細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數(shù)越小,細胞數(shù)目越多,細胞越。
物鏡長短與放大倍數(shù)呈正相關,即物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目鏡長短與放大倍數(shù)成相反關系,即目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小;物鏡倍數(shù)與裝片的距離是相反關系,即距離越大,放大倍數(shù)越。

解答 解:(1)A、轉動轉換器,可以換用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物鏡,A正確;
B、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可以微調物鏡與玻片標本之間的距離,B正確;
C、調節(jié)光圈,只能調節(jié)視野亮度,而不能調節(jié)視野大小,C錯誤;
D、調節(jié)反光鏡,可以調節(jié)視野的亮度,D正確.
故選:C.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將長或者是寬放大,面積則是放大倍數(shù)的平方倍.已知原來物鏡為40×,現(xiàn)在換用10×的物鏡去觀察相同部位的細胞,則細胞的放大倍數(shù)縮小4倍.圖中視野看到4個細胞,則換上低倍鏡后,按理論計算,視野內可容納的完整細胞數(shù)目=4×42=64個.
(3)物鏡一端有螺紋,并且物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目鏡無螺紋,并且目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并且物鏡放大倍數(shù)越大,物鏡與裝片之間距離越短,甲、乙一端有螺紋,為物鏡,甲較長,故甲的放大倍數(shù)大,與載玻片的距離最小;丙、丁無螺紋,為目鏡,丁較短,放大倍數(shù)大,則放大倍數(shù)最大的鏡頭組合是甲和。
(4)觀察玻片標本時,若發(fā)現(xiàn)視野左側較暗,右側較亮,則應調節(jié)反光鏡.
故答案為:
(1)C
(2)64
(3)甲      甲和丁
(4)D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顯微鏡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等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掌握物鏡、目鏡長短與放大倍數(shù)之間的關系;明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長或者是寬被放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表示人體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一種方式,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某些情況下,靶細胞也可能是分泌細胞
B.一種分泌物只能作用于一種靶細胞
C.這種調節(jié)方式與神經(jīng)調節(jié)相比作用范圍廣
D.分泌物的作用能使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由1分子磷酸.1分子堿基和1分子化合物a構成的化合物b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有( 。
①若m為胸腺嘧啶,則b肯定為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②若a為核糖,則b為DNA的基本組成單位
③若m為尿嘧啶,則DNA中不含b這種化合物
④若由b構成的核酸能被吡羅紅染成紅色,則a為脫氧核糖
⑤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O、N、P五種
⑥若a為核糖,則由b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
⑦發(fā)菜細胞內含的化合物b共四種.
A.1個B.2個C.3個D.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內皮素(ET)是一種含21個氨基酸的多肽.內皮素主要通過與靶細胞膜上的內皮素受體結合而發(fā)揮生物學效應.ETA是內皮素的主要受體,科研人員試圖通過構建表達載體,實現(xiàn)ETA基因在細胞中高效表達,為后期ETA的體外研究奠定基礎.其過程如圖(圖中SNAP基因是一種熒光蛋白基因,限制酶ApaⅠ的識別序列為CCCGGG,限制酶XhoⅠ的識別序列為CTCGAG).請分析回答:

(1)完成過程①需要的酶是逆轉錄酶;該酶催化的底物是脫氧核苷酸;
(2)過程③中,限制酶XhoⅠ切割DNA,使磷酸二酯鍵斷開,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用兩種限制酶切割,獲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質粒自身環(huán)化.
(3)過程④中需要DNA連接酶,去構建重組質粒.過程⑥中,要用Ca2+預先處理大腸桿菌,使其處于容易吸收外界DNA的感受態(tài).
(4)利用SNAP基因與ETA基因結合構成融合基因,目的是檢測ETA基因能否表達.
(5)人皮膚黑色素細胞上有內皮素的特異受體,內皮素與黑色素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后,會刺激黑色素細胞的分化、增殖并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從而使黑色素急劇增加.美容時可以利用注射ETA達到美白祛斑效果,試解釋原因:ETA能與內皮素結合,減少了內皮素與黑色素細胞膜上內皮素受體的結合抑制了內皮素對黑色素細胞的增殖和黑色素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植物花、葉、果實的色素除葉綠素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之外,其他大多分布在( 。
A.溶酶體內B.葉綠體內C.液泡內D.細胞質基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與“瓜熟蒂落”現(xiàn)象直接相關的激素為(  )
A.胰島素B.脫落酸C.生長素D.赤霉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1表示細胞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圖中X、Y、Z、P分別為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X是葡萄糖,Ⅰ在小麥種子中指淀粉.
(2)圖中Z是核糖核苷酸,使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現(xiàn)紅色.
(3)圖中P的結構通式為
(4)肌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構成細胞的化合物中,隨著年齡增長明顯減少的主要是水.
(5)小麥根尖細胞中,在線粒體(細胞器)中也有少量Ⅱ.
(6)下列相關描述錯誤的是D.
A.圖中Ⅲ、Ⅳ是組成核糖體的主要成分
B.人體細胞中,單體Y的種類有4種
C.A代表N、P
D.Ⅳ具有多樣性是因為P之間以不同的方式脫水縮合
(7)Ⅱ與Ⅲ在化學組成上的差異是五碳糖與含氮堿基不完全相同.
(8)如圖2生物體內的某多肽是由幾種不同的氨基酸分子構成的,其中含有三個氨基和兩個肽鍵,下列分子中能構成該多肽的是D.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酶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催化劑B.酶的數(shù)量因參與化學反應而減少
C.絕大多數(shù)的酶是蛋白質D.酶的催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1993年,生物學家利用太空搭載的常規(guī)水稻種子做“太空條件下植物突變類型”的課題研究.當年,科學家將這些遨游太空后的種子播種后長出2000多株禾苗,只有其中1株出現(xiàn)與眾不同的特性.在此后15年的種植培養(yǎng)過程中,這株水稻的后代發(fā)生了變異,有糯化早熟型、長粒型、高粗稈大穗型、小粒型、大粒型等十多個品種,有的植株高達1.8米左右.
(1)通過太空搭載獲得新的水稻品種,這種育種方法是誘變育種,其依據(jù)的原理是基因突變,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亞硝酸等化學因素來處理生物.
(2)2000多株禾苗中,只有其中1株出現(xiàn)與眾不同的特性,而其后代發(fā)生變異形成了十多個品種,說明突變具有發(fā)生頻率低(高、低)的特點.
(3)若通過基因工程將目的基因轉入水稻體細胞內,通常該過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DNA連接酶和限制酶.
(4)若用水稻花藥離體培養(yǎng),再誘導其染色體加倍,這種育種方法稱單倍體育種,從育種周期來看,這種育種方法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