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如圖為人體內某種免疫失調病的致病機理,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紅細胞與抗體的結合說明膜上有抗原物質
B.這種病與風濕性心臟病均屬于自身免疫病
C.a細胞為漿細胞,分泌抗體所需能量均由線粒體提供
D.b細胞是免疫細胞,但不能特異性識別抗原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為人體內某種免疫失調病的致病機理,其中a細胞能產生抗體,為漿細胞;抗體可與抗原特異性結合形成細胞基團或沉淀,最終被吞噬細胞消化,因此圖中b為吞噬細胞.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A、抗體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因此紅細胞與抗體的結合說明膜上有抗原物質,A正確;
B、自身免疫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圖示這種病與風濕性心臟病均屬于自身免疫病,B正確;
C、a細胞為漿細胞,分泌抗體所需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此外細胞質基質也能提供少量能量,C錯誤;
D、b細胞是吞噬細胞,屬于免疫細胞,但不能特異性識別抗原,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識記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掌握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具體過程,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豌豆黃色(Y)對綠色(y)呈顯性,圓粒(R)對皺粒(r)呈顯性,這兩對遺傳因子是自由組合的.甲豌豆(YyRr)與乙豌豆(yyRr)雜交,其后代中四種性狀表現(xiàn)的比例是( 。
A.9:3:3:1B.3:1C.1:1:1:1D.3: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肝細胞合成的糖原儲存在細胞內,合成的脂肪不儲存在細胞內,而是以VLDL(脂肪與蛋白質復合物)形式分泌出細胞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VLDL 的合成與核糖體無關

B.VLDL 以自由擴散方式分泌出細胞外

C.肝細胞內糖原的合成與分解可影響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進肝細胞內糖原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固定化酵母細胞制備步驟不恰當?shù)氖牵ā 。?table class="qanwser">A.應使干酵母與水混合并攪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B.配制海藻酸鈉溶液時要用小火間斷加熱方法C.向剛溶化好的海藻酸鈉溶液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細胞,充分攪拌并混合均勻D.將與酵母混勻的海藻酸鈉液注入CaCl2溶液中,會觀察到CaCl2溶液有凝膠珠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技術是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酶或細胞固定在一定空間內的技術,如圖1表示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的有關操作,圖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細胞進行酒精發(fā)酵的示意圖.請完成下列問題:
(1)與直接將酶投入反應液中相比,固定化酶技術的優(yōu)點主要是可以將酶重復利用.對于一系列酶參與的復雜反應一般可以固定化細胞,而固定細胞常用的方法是包埋法.
(2)固定化酵母細胞的操作流程是:酵母細胞的活化→配置海藻酸鈉溶液→海藻酸鈉與酵母細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細胞.為促進海藻酸鈉溶解一般還需要用小火間斷加熱,并不斷攪拌防止發(fā)生焦糊.將海藻酸鈉與酵母細胞混合前需先冷卻至室溫,原因是防止高溫使酵母細胞失活.圖1中凝膠珠形成時用的X溶液是氯化鈣.
(3)圖2中利用固定化細胞發(fā)酵時攪拌的目的是使底物和細胞充分接觸,反應過程中有(有或無)氣泡產生,并有酒昧,可以用重鉻酸鉀試劑鑒定是否產生了酒精.
(4)為了通過實驗測定固定化的酵母細胞發(fā)酵時的最適溫度,你的實驗設計思路是:設計溫度梯度實驗,找到反應最快時對應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為特異性免疫發(fā)生的過程圖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示細胞中①的全能性最強,通過基因治療法改造血友病女患者的①,她的兒子肯定不會患血友病
B.A細胞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其發(fā)揮作用與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
C.先天性胸腺發(fā)育不良的個體仍可發(fā)生部分體液免疫作用
D.細胞⑥有分泌功能,HIV病毒主要攻擊細胞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神經(jīng)興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是雙向的
B.神經(jīng)元細胞膜外Na+的內流是形成靜息電位的基礎
C.神經(jīng)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經(jīng)元
D.神經(jīng)元受到刺激時,貯存于突觸小泡內的神經(jīng)遞質就會釋放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是某細胞進行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DNA含量變化的圖解,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ab段主要進行蛋白質的合成
B.bc段每條染色體都含有二條染色單體
C.若該細胞是植物細胞,在ce段該細胞中央平面將出現(xiàn)赤道面
D.bd段內染色體數(shù)的變化為2N→4N→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肉毒梭菌(厭氧性梭狀芽孢桿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體之一,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產生的神經(jīng)麻痹毒素,即肉毒類毒素.它是由兩個亞單位(每個亞單位為一條鏈盤曲折疊而成)組成的一種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億只小鼠.煮沸1min或75℃下加熱5~10min,就能使其完全喪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臘腸、火腿、魚及魚制品、罐頭食品、臭豆腐、豆瓣醬、面醬、豆豉等.下面是肉毒類毒素的局部結構簡式:請據(jù)此回答:

(1)肉毒類毒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其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結構通式是
(2)高溫可使肉毒類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溫使蛋白質空間結構被破壞.
(3)由上圖可知,該片段由5種單位組成,有4個肽鍵,在形成該片段時要脫去4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類毒素至少含有2個氨基和2個羧基,它們分別位于分別位于兩條肽鏈兩端.
(5)肉毒類毒素可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該試劑使用方法是,反應顏色為先加A液,再加B液 紫色.
(6)厭氧性梭狀芽孢桿菌與酵母菌在結構上的本質區(qū)別是前者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后者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