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圖為某次實驗中得到的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O、A、B等為計數(shù)點,每兩個計數(shù)點中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AB間時間T=0.1s. BD段的平均速度$\overline{v}$=0.68m/s.(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是50Hz)

分析 打點計時器是利用交流電的電流方向隨著時間快速改變而設(shè)計的,打點周期等于交流電周期;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求解BD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即可.

解答 解:由于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所以相鄰的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
 BD段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0.208-0.072)m}{2×0.1s}$=0.68m/s;
故答案為:0.1,0.68.

點評 要提高應(yīng)用勻變速直線的規(guī)律以及推論解答實驗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練習(xí)中要加強基礎(chǔ)知識的理解與應(yīng)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甲,乙兩輛汽車沿同方向行駛,當(dāng)t=0時,兩輛車恰好位于同一處,他們的路程x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為:甲車:x1=10t(m),乙車:x2=2t+t2(m).
(1)什么時刻兩車速度相等?
(2)什么時刻兩車再次相遇?兩次相遇處相隔路程時多少?
(3)第二次相遇前什么時刻兩車相距最遠?最遠距離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測定一卷阻值約為30Ω 的金屬漆包線的長度,實驗室提供下列器材:
A.電流表A:量程0.6A,內(nèi)阻RA約為20Ω
B.電壓表V:量程15V,內(nèi)阻RV約為4kΩ
C.學(xué)生電源E:可提供0~30V直流電壓
D.滑動變阻器R1:阻值范圍0~10Ω
E.滑動變阻器R2:阻值范圍0~500Ω
F.電鍵S及導(dǎo)線若干
(1)為了較準確地測量該漆包線的電阻且電壓變化范圍大,滑動變阻器應(yīng)選擇R1(選填“R1”或“R2”),并將圖1方框中的電路圖補畫完整.

(2)根據(jù)正確的電路圖進行測量,某次實驗中電壓表與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2,則電壓表的示數(shù)U為13.5V,電流表的示數(shù)I為0.46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如圖所示,AB與CD為兩個對稱斜面,其上部都足夠長,下部分別與一個光滑的圓弧面的兩端相切,圓弧圓心角為120°,半徑R=2.0m.一個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在離弧底E高度為h=3.0m處,以初速度v0=4m/s沿斜面運動,物體與兩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2.求:物體在兩斜面上(不包括圓弧部分)一共能運動多少路程?(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紙帶運動的時間.計時器所用的頻率為50Hz,圖為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小車帶動的紙上記錄的一些點,在每相鄰的兩點中間都有四個點未畫出,時間順序取0,1,2,3,4,5六個點,用米尺量出1,2,3,4,5點到0點的距離分別如圖中所示(單位:cm),由此可以得到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1.5m/s2,速度方向為向左(填“向左”或“向右”),打計數(shù)點2時的瞬時速度v2=6.5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極板A接地,平行板電容器的極板B與一個靈敏的靜電計相接.將A極板向左移動,增大電容器兩極板間的距離時,電容器的電容C將變小,靜電計指針偏轉(zhuǎn)角θ將變大,電容器兩極板間的場強E將不變(三空均選填“變小”、“不變”、“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
(1)部分實驗步驟如下,請完成有關(guān)內(nèi)容:
A.將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貼有白紙的豎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綁上兩根細線;
B.在其中一根細線上掛上5個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使橡皮筋拉伸,如圖甲所示,記錄:結(jié)點O的位置、鉤碼個數(shù)及細線方向;
C.將步驟B中的鉤碼取下,分別在兩根細線上掛上4個和3個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用兩光滑硬棒B、C使兩細線互成角度,如圖乙表示,小心調(diào)整B、C的位置,使橡皮筋下端伸長到O點,并記錄鉤碼個數(shù)及細線方向;
(2)如果“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到驗證,那么圖乙中$\frac{cosα}{cosβ}$=$\frac{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質(zhì)量為m的物體從高為H的斜面上由靜止開始滑下,經(jīng)過一段水平距離后停下,如圖所示,若已知停止的地方離出發(fā)點處的水平距離為S,且物體與接觸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試證明:μ=$\frac{H}{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實驗中,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記錄小車運動的紙帶如圖1所示,在紙帶上標(biāo)記0、1、2、3、4、5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紙帶旁并排放著帶有最小分度為毫米的刻度尺,其零點跟計數(shù)點“0”對齊.

(1)本實驗用的是圖2所示的打點計時器,則需要用的電源是220交流電源.
(2)在這個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長木板一定要水平擺放,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在紙帶上選計數(shù)點時必須從打下的第一個點算起
C.應(yīng)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
D.作v-t圖時,所描出的線必須經(jīng)過每一個點
(3)從圖中讀出的計數(shù)點5跟0點的距離是12.00cm.
(4)小車通過計數(shù)點“3”的瞬時速度為v3=0.27 m/s.(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5)根據(jù)1、3、5計數(shù)點粗測小車的加速度是a=0.60 m/s2.若當(dāng)交流電的實際頻率小于50Hz時,仍按50Hz計算,則測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實的加速度值偏大(填“偏大”“偏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