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2分)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這里作用效果是指(     )
A.彈簧測力計的彈簧被拉長     B.使橡皮條伸長到同一長度
C.細繩套受拉力產(chǎn)生形變       D.使橡皮條在同一方向上伸長到同一長度
II、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某同學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 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力的圖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圖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論值,F(xiàn)′是力F1和F2合力的實際測量值
B、圖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論值,F(xiàn)是力F1和F2合力的實際測量值
C、在實驗中,如果將細繩也換成橡皮條,那么對實驗結(jié)果沒有影響
D、在實驗中,如果將細繩也換成橡皮條,那么對實驗結(jié)果有影響

i、 BC  ii、B(填字母代號)

解析試題分析:i在“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采用了“等效法”,即要求兩次拉橡皮筋到同一點O,從而是橡皮筋產(chǎn)生的形變大小和方向都相同,D正確.
ii  F1與F2合成的理論值是通過平行四邊形定則算出的值,而實際值是單獨一個力拉O點的時的值,因此F′是F1與F2合成的理論值,F(xiàn)是F1與F2合成的實際值,故A錯誤,B正確;由于O點的作用效果相同,將兩個細繩套換成兩根橡皮條,不會影響實驗結(jié)果,故C正確,D錯誤.故選BC.
考點: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物體以30m/s豎直上拋,求到達距離出發(fā)點25m處所用時間,g=10m/s2(要有解答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有—個重40N的物體,受到F1=12N和F2=6N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靜止。已知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求:

(1)此時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多大?
(2)將F1撤去后,物體受的摩擦力多大?
(3)將F2撤去后,物體受的摩擦力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李明同學在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時,利用坐標紙記下了橡皮筋的結(jié)點位置O點以及兩只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如圖所示.

(1)試在圖中作出F1和F2的合力圖示,并用F表示此力.
(2)如圖所示是李明和張華兩位同學在做以上實驗時得到的結(jié)果,其中比較符合實驗事實的是________.(力F′是用一只彈簧測力計拉時的圖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分).小明同學在學完力的合成與分解后,想在家里做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他從學校的實驗室里借來兩只彈簧測力計,按如下步驟進行實驗.

A.在墻上貼一張白紙用來記錄彈簧彈力的大小和方向
B.在一只彈簧測力計的下端懸掛一裝滿水的水杯, 記下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F.
C.將一根大約30 cm長的細線從杯帶中穿過,再將細線兩端拴在兩只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在靠近白紙?zhí)幱檬謱ΨQ地拉開細線,使兩只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相等,在白紙上記下細線的方向和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如圖甲所示.
D.在白紙上按一定標度作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彈力的圖示(兩彈力夾角為60度),如圖乙所示,根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可求出這兩個力的合力F′.

(1)在步驟C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______N.
(2)在步驟D中,合力F′=________N.(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3)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如圖1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 實驗裝置及數(shù)字化信息系統(tǒng)獲得了小車加速度a與鉤碼的質(zhì)量及小車和砝碼的質(zhì)量對應關系圖。鉤碼的質(zhì)量為m1,小車和砝碼的質(zhì)量為m2,重力加速度為g。

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每次在小車上加減砝碼時,應重新平衡摩擦力
B.實驗時若用打點計時器應先釋放小車后接通電源
C.本實驗m2應遠小于m1
D.在用圖象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關系時,應作圖象
⑵實驗時,某同學由于疏忽,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測得,作出圖像,他可能作出圖2中_____ (選填“甲”、“ 乙”、“ 丙”)圖線。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
⑶實驗時,某同學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若軌道水平,他測量得到的圖像,如圖3。設圖中直線的斜率為k,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則小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_____,鉤碼的質(zhì)量_____。
(4)實驗中打出的紙帶如圖所示.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是0.1 s,圖中長度單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中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

(1)本實驗應用的實驗方法是______
A.假設法              B.理想實驗法
C.控制變量法          D.等效替代法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時,應將盤及盤中的砝碼用細繩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
B.每次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實驗時,先放開小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
D.在每次實驗中,應使小車和砝碼的質(zhì)量遠大于砂和小桶的總質(zhì)量
(3)如圖所示是某一次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記錄小車運動的紙帶,取計數(shù)點A、B、C、D、E、F、G。紙帶上兩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T = 0.10s,用刻度尺測量出各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分別為AB=1.50cm,BC="3.88" cm,CD="6.26" cm,DE="8.67" cm,EF="11.08" cm,F(xiàn)G=13.49cm,則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a=       m/s2,打紙帶上E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vE =       m/s。(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小數(shù))

(4)某同學測得小車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小車質(zhì)量保持不變)請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圖上作出a-F圖象;圖象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可能是                    。

F(N)
0.20
0.30
0. 40
0.50
0.60
a(m/s2
0.30
0.40
0.48
0.60
0.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如圖,在A點以10m/s的初速度平拋一物體,飛行一段時間后,落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的B點,已知AB兩點的連線垂直于斜面,則物體的飛行時間為_______秒。(重力加速度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問答題

如圖所示,是法拉第在1831年9月24日所做的一次實驗裝置,他把兩根磁棒搭成倒V字形,中間加入一個套有線圈的軟鐵棒,線圈兩端與電流計相連。當把夾入的這根鐵棒迅速拉開或夾入時,電流計的指針都會發(fā)生偏轉(zhuǎn),請解釋它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