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91960  91968  91974  91978  91984  91986  91990  91996  91998  92004  92010  92014  92016  92020  92026  92028  92034  92038  92040  92044  92046  92050  92052  92054  92055  92056  92058  92059  92060  92062  92064  92068  92070  92074  92076  92080  92086  92088  92094  92098  92100  92104  92110  92116  92118  92124  92128  92130  92136  92140  92146  92154  176998 

科目: 來源:安徽省宣城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二次(5月)月考物理試題 題型:058

某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板上,桌面的右邊緣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鉛筆以代替定滑輪,細繩的兩端分別于彈簧秤的掛鉤和礦泉水瓶連接.在桌面上畫出兩條平行線MN、PQ,并測出間距d0.開始時將模板置于MN處,現(xiàn)緩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剛剛開始運動為止,記下彈簧秤的示數(shù)F0,以此表示滑動摩擦力的大�。賹⒛景宸呕卦幉醋。^續(xù)向瓶中加水后,記下彈簧秤的示數(shù)F1,然后釋放木板,并用秒表記下木板運動到PQ處的時間t.

(1)

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為a=________

(2)

改變瓶中水的質(zhì)量重復(fù)實驗,確定加速度a與彈簧秤示數(shù)F1的關(guān)系.下列圖象能表示該同學實驗結(jié)果的是________;

(3)

用加水的方法改變拉力的大小與掛鉤碼的方法相比,它的優(yōu)點是

A.

可以改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B.

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

C.

可以比較精確地測出摩擦力的大小

D.

可以獲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實驗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安徽省宣城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二次(5月)月考物理試題 題型:058

某電壓表的內(nèi)阻在3~5 KΩ之間.現(xiàn)要盡可能準確得測量其內(nèi)阻,實驗室可提供的器材如下:

待測電壓表V1(量程3 V)

電壓表V2(量程5 V,內(nèi)阻約10 KΩ)

電流表A(量程0.6 A,內(nèi)阻約10 Ω)

滑動變阻器R(0~10 Ω,2 A)

定值電阻R0=3 KΩ

電源電動勢6 V,內(nèi)阻不計

導(dǎo)線、開關(guān)適量

①在方框中畫出該實驗的電路圖

②請用已知量和測量量對應(yīng)的字母表示被測電壓表內(nèi)阻的表達式:RV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市101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題型:058

如圖甲所示,某同學在“測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實驗中,先將白紙平鋪在木板上并用圖釘固定,玻璃磚平放在白紙上,然后在白紙上確定玻璃磚的界面abO為直線AOaa′的交點.在直線OA上豎直地插上P1、P2兩枚大頭針.

(1)

該同學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有

A.

插上大頭針P3,使P3僅擋住P2的像

B.

插上大頭針P3,使P3擋住P1的像和P2的像

C.

插上大頭針P4,使P4僅擋住P3

D.

插上大頭針P4,使P4擋住P3P1、P2的像

(2)

P3、P4作直線交b,過作垂直于b的直線N,連接O.測量圖甲中角α和β的大小.則玻璃磚的折射率n________

(3)

如圖乙所示,該同學在實驗中將玻璃磚界面ab的間距畫得過寬.若其他操作正確,則折射率的測量值________準確值(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

在用兩面平行的玻璃磚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中,玻璃折射率n,對實驗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為了減小作圖誤差,P3和P4的距離應(yīng)適當取大些

B.

如果在界面a光的入射角大于臨界角,光將不會進入玻璃磚

C.

不論光以什么角度從a射入,經(jīng)一次折射后達到界面b都能射出

D.

當光在界面a的入射角i=arctan時,反射光線跟折射光線恰好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遼寧省沈陽二中2011-2012學年高一3月月考物理試題 題型:058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1)將一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在桌面上,在長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點計時器;

(2)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連在小車后端,用細線跨過定滑輪連接小車和鉤碼;

(3)把小車拉到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接通電源,從靜止開始釋放小車,得到一條紙帶;

(4)關(guān)閉電源,通過分析小車位移與速度的變化關(guān)系來研究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

下圖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點O為紙帶上的起始點,A、B、C是紙帶的三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用刻度尺測得A、B、CO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所用交變電源的頻率為50 Hz,問:

(1)打B點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vB________m/s.(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本實驗中,若鉤碼下落高度為h1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0,則當鉤碼下落h2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________.(用h1、h2、w0表示)

(3)實驗中,該小組同學畫出小車位移x與速度v的關(guān)系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該圖形狀,某同學對Wv的關(guān)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________(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

B.

C.

D.

(4)在本實驗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減小實驗誤差的是________(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把長木板右端適當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B.實驗中控制鉤碼的質(zhì)量,使其遠小于小車的總質(zhì)量

C.調(diào)節(jié)滑輪高度,使拉小車的細線和長木板平行

D.先讓小車運動再接通打點計時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南省湯陰一中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題型:058

(1)某同學用斜槽做研究平拋物體運動實驗,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斜槽末端槽口的切線保持水平

B.固定后的斜槽要豎直

C.使小球多次從斜槽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D.使小球每次從斜槽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

(2)該同學在做研究平拋物體運動實驗時,用一張印有小方格的紙記錄軌跡,小方格的邊長L=0.80 cm,若小球在平拋運動途中的幾個位置如圖中的a、b、c所示,a點為平拋運動的初始位置,則小球在a點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在b點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取g=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南省湯陰一中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題型:058

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做功和物體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的實驗,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m=0.25 kg,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 Hz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時,應(yīng)把橡皮筋掛在小車上,使小車能在木板上勻速滑動

B.實驗時應(yīng)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

C.實驗中在每次增加橡皮筋的條數(shù)時應(yīng)使連入鐵釘間的橡皮筋形變程度相同,并使小車每次都從同一位置釋放

D.在通過紙帶求速度時,應(yīng)在紙帶上選出一段清晰的點跡求出平均速度即可

(2)正確平衡好摩擦力進行實驗時,在橡皮筋彈力作用下,合力對小車所做的功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橡皮筋彈力所做的功;若第一、三次分別用一條、三條并在一起的相同橡皮筋做實驗,且兩次橡皮筋的伸長相同,則第三次實驗中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是第一次實驗的________倍.

(3)下圖是該同學在正確實驗過程中得到的一條紙帶,相鄰的兩個讀數(shù)點間還有一個點沒有畫出來,A、B、C、D、E、F各點到0點的距離分別為∶1.87 cm、4.79 cm、8.91 cm、16.92 cm、25.83 cm、34.74 cm,則由紙帶可知本次實驗中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是___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黑龍江哈三中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題型:058

(1)在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時,讓小球多次沿同一軌道運動,通過描點法畫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

①為了能較準確地描繪運動軌跡,操作時應(yīng)注意:調(diào)節(jié)斜槽使其________,小球應(yīng)________釋放,取點畫軌跡時應(yīng)選取離拋出點比較________的點.

②關(guān)于本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記錄小球位置用的橫梁每次必須嚴格地等距離下降

B.小球運動時不應(yīng)與木板上的白紙(或方格紙)相接觸

C.將球的位置記錄在紙上后,取下紙,用直尺將點連成折線

D.實驗中,記錄小球位置的白紙不能移動

(2)如圖為研究小球的平拋運動時拍攝的閃光照片的一部分,其背景是邊長為5 cm的小方格,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圖可知:照相機的閃光頻率為________Hz;小球拋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B點豎直方向的分速度為________m/s(此題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安徽省屯溪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理科試題 題型:058

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中:

(1)為了比較準確地測量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戎担瑧?yīng)選用下列所給器材中的哪些?將你所選用的器材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橫線上.

A.長1 m左右的細繩;

B.長30 cm左右的細繩;

C.直徑2 cm的塑料球;

D.直徑2 cm的鐵球;

E.秒表;

F.時鐘;

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選器材是________.

(2)如果已知擺球直徑為2.00 cm,讓刻度尺的零點對準擺線的懸點,擺線豎直下垂,如圖1示,那么單擺擺長是________.如果測定了40次全振動的時間如圖2中秒表所示,那么單擺的擺動周期是________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安徽省屯溪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理科試題 題型:058

如圖所示,在實驗室用兩端帶豎直擋板C、D的氣墊導(dǎo)軌和有固定擋板的質(zhì)量都是M的滑塊A、B,做“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1)把兩滑塊A、B緊貼在一起,在A上放質(zhì)量為m的砝碼,置于導(dǎo)軌上,用電動卡銷卡住A、B.在A、B的固定擋板間放入一彈簧,使彈簧處于水平方向上壓縮狀態(tài).

(2)按下電鈕使電卡銷放開,同時啟動兩個記錄滑塊運動時間的電子計時器,當A、B與擋板C、D碰撞時,電子計時器自動停表,記下A至C的時間t1,B至D的時間t2

(3)重復(fù)幾次取t1、t2的平均值.

(1)在調(diào)整氣墊導(dǎo)軌時應(yīng)注意________;

(2)應(yīng)測量的數(shù)據(jù)還有________;

(3)探究中得到的結(jié)論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山西省“晉商四校”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聯(lián)考物理試題 題型:058

用如圖所示電路,測定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電池的內(nèi)阻較小,為了防止在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時造成短路,電路中用一個定值電阻R0起保護作用.除電池、開關(guān)和導(dǎo)線外,可供使用的實驗器材還有:

a.電流表(量程0.6 A、3 A);

b.電壓表(量程3 V、15 V);

c.定值電阻(阻值1 Ω、額定功率5 W);

d.定值電阻(阻值10 Ω、額定功率10 W);

e.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0 Ω、額定電流2 A);

f.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00 Ω、額定電流1 A).那么

(1)要正確完成實驗,電壓表的量程應(yīng)選擇________V,電流表的量程應(yīng)選擇________A;R0應(yīng)選擇________Ω的定值電阻,R應(yīng)選擇阻值范圍是________Ω的滑動變阻器.

(2)引起該實驗系統(tǒng)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ゅ嫰鏌ら崫銉︽毄濞寸姵鑹鹃埞鎴炲箠闁稿﹥顨嗛幈銊р偓闈涙啞瀹曞弶鎱ㄥ璇蹭壕闂佺粯渚楅崰娑氱不濞戞ǚ妲堟繛鍡樺姈椤忕喖姊绘担鑺ョ《闁革綇绠撻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礃椤曆囧煘閹达附鍋愰柛娆忣槹閹瑧绱撴担鍝勵€岄柛銊ョ埣瀵濡搁埡鍌氫簽闂佺ǹ鏈粙鎴︻敂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