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0348  430356  430362  430366  430372  430374  430378  430384  430386  430392  430398  430402  430404  430408  430414  430416  430422  430426  430428  430432  430434  430438  430440  430442  430443  430444  430446  430447  430448  430450  430452  430456  430458  430462  430464  430468  430474  430476  430482  430486  430488  430492  430498  430504  430506  430512  430516  430518  430524  430528  430534  430542  447348 

5.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剖析:這句交代看似閑筆,卻自有深意。作者借枇杷樹流露出對亡妻的悼念之情,其意可哀,其情可感,讀此一語便讓人潸然淚下。用“亭亭”一詞描寫枇杷樹高高聳立的樣子,既使人想到樹木高高聳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可現(xiàn)在物雖在而人已去,占據(jù)著心頭的只是一片悵惘之情。這一句話,托物寓情;同時又點到“庭”,與題目“項脊軒志”相照應(yīng)。言簡意豐情深,耐人尋味。這一筆中間,寄寓了作者對亡人的感慨和惆悵,讀來富有余味,正如黑格爾所說:“在藝術(shù)里,感性的東西是經(jīng)過心靈化了,而心靈的東西也借感性化而顯現(xiàn)出來了。”這個中國古文中著名的結(jié)尾,在平淡中包含幾許凄惻,讀來令人感傷不已。換了別人,也許還要回憶一番當(dāng)年妻子在庭中植枇杷之情、之景,歸有光把這些筆墨全省去了,在平淡、干凈的文字中讓人感到他內(nèi)斂的深情。這個結(jié)尾可以說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試題詳情

4.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

   剖析:寫妻子歸寧后,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想來他的妻子還應(yīng)向小妹們解釋“何謂閣子”的,然而就寫到這兒,不寫了。寫出來,就失去了大半的意味,只寫半句,反而使閨閣姐妹們的閑話神情鮮明地顯映出來。古人所說的“花開一半,月留半圓,緣盡半分”,包含的也就是這種含蓄之美。表面看來,這一句話突然冒出,似與上文全不相關(guān),然而細(xì)細(xì)體味,文脈似斷而實連!拔崞蕖鞭D(zhuǎn)述的是諸小妹的話。諸小妹怎么會問起“閣子”的事呢?無疑是“吾妻”經(jīng)常在她們面前提起的緣故。那么“吾妻”為什么會經(jīng)常提起“閣子”呢?上面“時至軒中……”那一句話就是答案?梢韵胍姡拔崞蕖苯(jīng)常在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光是“閣子”,而且還有閣子中的人,他們在閣子中柔密無間的生活。

試題詳情

3.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xué)書。

   剖析:這幾句描寫了夫妻融洽恩愛的情景。有問即有答,有學(xué)即有教。從字里行間,我們似可以聽得見項脊軒中傳出來的歡聲笑語。再說,作者安貧樂道,他的妻子問的是大事,學(xué)的是書法,志趣既然相近,伉儷間感情之融洽自可想見。這句話敘述的情景,使我們想起了蘇東坡在《江城子》一詞中對亡妻的懷念:“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這兩者何其相似!作者所記的也是日常生活小景,無需再加敘述,讀者自然會通過想象去補(bǔ)充作者未說出來的情感,讓人感覺親切而沉痛。這正是作者創(chuàng)作上的高明之處。

試題詳情

2.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dāng)用之!”

   剖析:此句寫出了祖母對自己的深切期望。一個持笏動作,一句滿含期待的話,表達(dá)了老人“望子成龍”的復(fù)雜心態(tài),希望孫兒取得功名,榮宗耀祖,這無疑有其庸俗的一面,但通過一個細(xì)節(jié),幾句話語,就把祖母對孫兒的勉勵、期待之情摹寫得十分真切。這幾句描寫充滿了生活氣息,紆徐平淡卻又感人肺腑,祖孫之情溢于言表。作者即事如此善于從生活中選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細(xì)節(jié)和場面,表現(xiàn)人物的風(fēng)貌,寄托內(nèi)心的感情。

試題詳情

1.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

   剖析:作者在此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圖書滿架,小鳥時來,明月半墻,桂影斑駁”的美好畫面,將自己的偃仰嘯歌、怡然自得的情緒充分地表達(dá)出來了。作者善于用疊字來摹聲、繪景、狀物,以增加形象性和音樂美。用“寂寂”來烘托環(huán)境之清靜,用“珊珊”寫月下之樹隨風(fēng)搖曳,樹影晃動時輕盈舒緩的樣子。如是“三五之夜”,則“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正是詩一樣的語言,畫一樣的意境。皓月當(dāng)空,月色如水,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墻上,錯落有致,別具情味。微風(fēng)過處,頓見光影搖動,但聞幽香陣陣,更覺心曠神怡。這里作者寫的是景,但景中含情。從作者筆下那“珊珊可愛”之景,讀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對項脊軒那種深摯的眷戀之情。

試題詳情

   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

句段剖析

試題詳情

2.《項脊軒志》又作《項脊軒記》,是一篇借記物以敘事抒情的散文名作!爸尽本褪恰坝洝钡囊馑,是古代記敘事物、抒發(fā)感情的一種文體。

試題詳情

1.歸有光(1507-1571),字熙甫,號震川,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讀,9歲能文,20歲通讀“五經(jīng)”和“三史”。但考試不利,35歲才中舉,后8次考進(jìn)士落第,于是遷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講學(xué)20余年,學(xué)生頗多,稱之為“震川先生”。在文學(xué)上,造詣很深。與王填中、唐順之、茅坤并稱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著作輯為《震川先生全集》,共四十卷。

歸有光的散文源出于《史記》,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風(fēng)格樸實、感情真摯,被譽(yù)為“明文第一”(黃宗羲《明文綜序》),當(dāng)時人稱他為“今之歐陽修”。有人稱贊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風(fēng)味”。其中《項脊軒志》可為代表。

試題詳情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判斷句)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疑問句)

試題詳情

塵泥滲漉,雨澤下注(下,名詞作狀語,向下)

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dāng)南日(前,名詞作狀語,從前面。垣墻,名詞作動詞,砌上垣墻)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多,形容詞作動詞,有許多)

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乳,名詞作動詞,用乳汁喂養(yǎng))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朝,名詞作動詞,上朝)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名詞作狀語,親手)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