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學家在對蝙蝠的研究中,曾經(jīng)用黑布將蝙蝠的雙眼蒙上,發(fā)現(xiàn)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飛行,沒有受到一點影響,這是因為( )
A.蝙蝠在飛行時會發(fā)出次聲波,根據(jù)回聲定位原理來飛行
B.蝙蝠的眼睛會發(fā)出超聲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標
C.蝙蝠在飛行時會發(fā)出超聲波,根據(jù)回聲定位原理來飛行
D.黑布太薄會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標
(三)摩擦
1. 摩擦力: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經(jīng)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不一定是阻礙物體運動的力,例如:在傾斜的傳送帶上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向上運動就是靠摩擦力的推動。
2. 知道決定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物體間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 知道滾動摩擦。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
例 題 解 析
[例1]吹笛子發(fā)出的聲音是______振動引起的,開堵不同的孔,笛子發(fā)出聲音的________不同,原因是________.
[分析與解]人吹笛子時,吹出的氣流進人笛腔使腔中的空氣柱振動,再通過手指開堵笛孔來改變笛腔空氣柱的長度,從而發(fā)出各種音調(diào)不同的聲音(填空氣柱、音調(diào)、空氣柱的長度發(fā)生變化)
[例 2]最近幾年,我國用自己研制的火箭先后將“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宇宙飛船送入太空,尤其‘“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fā)射,表明我國在太空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在飛船與火箭分離前,若以火箭為參照物,飛船是______,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則飛船是______.(填“運動”或“靜止”)
[分析與解]雖然我們對火箭是怎樣發(fā)射的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能理解題中的關鍵詞--分離,那么,這個問題也就不難了.分離前,飛船和火箭是在一起運動的,具有相同的運動狀態(tài),故以火箭為參照物,飛船是靜止的;若以地面為參照物,飛船隨火箭騰空而起,不斷遠離地球,飛向太空,是運動的.
[例 3] 一列火車以54 km/h的速度完全通過一個1100 m長的鐵橋,用時 l min 20 s.求這列火車的長度.
[分析與解]本題屬于一類“車輛過橋、鉆洞問題”,特點是:題目給出車輛長度,“路程”不能直接代人“橋(洞)的長度”,若是這樣代入,車輛行完計算出的路程后,并未完全通過橋(洞),此時整個車輛還在橋上(洞里)!所以,路程=橋(洞)長 + 車長.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該列火車完全通過鐵橋所發(fā)生的路程s = v t 又 s = L橋 + L車
式中火車速度v = 54km/h =15 m/s,運動時間t = 80 s,鐵橋長度L橋 = 1100 m.代入以上數(shù)據(jù)解得火車的長度為L車 = 1 0 0 m
[例 4]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_;物體長度為_________cm.
[分析與解]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由尺上兩條相鄰的刻度線之間的距離來確定,由圖可知,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在測量之前,還要觀察物體的左邊在刻度尺的位置(是否在零刻度).測量讀數(shù)時,不僅要讀出準確數(shù)字,還要根據(jù)物體的右邊在刻度尺的兩條刻線間的位置估計一位數(shù)字.由圖可知,本題中物體長度的準確值是3.4 cm,估計值是0.09 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3.49 cm.
[例 5]請你設計幾種測量一個圓柱體周長的方法.
[分析與解]
(1)圍線法:用細線繞圓柱體-周,然后將線展開,用刻度尺測出線的長度.
(2)針眼法:用紙條繞圓柱體一周,在紙條重合處用針扎一小針,然后將紙條展開,測出紙條上兩個針眼之間的距離,此距離就是圓柱體的周長.
(3)公式法: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測出圓柱體的直徑然后利用公式L=2πr,求出圓柱體的周長.
[例6]關于力的概念,下面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離開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
B.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作用力
C.我們通常說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還有一個施力物體,只不過省略不談了
D.當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其施力物體不一定存在
[分析與解]首先必須明確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有力產(chǎn)生必然同時存在兩個物體,由此可見,D答案是錯誤的,本題是選錯,故應選D.
[例7]假如你站在一艘勻速行駛的船的尾部,當你豎直向上跳起后.你將落在何處?會掉入水中嗎?
[分析與解]本題研究對象是人,原來他和船一起做勻速運動.豎直上跳時,在水平方向沒有受到力,因而仍然保持與船相同的速度前進(由于慣性),所以人將會落回船尾原處,不會掉人水中.
說明:解釋慣性現(xiàn)象的步驟為:首先明確研究對象,其次弄清對象的運動情況,再次分析對象受力情況,最后得出結論.
[例8]放在水平桌上的書,受到的一對平衡力是
A.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子的重力 B.書的重力與桌面給書的支持力
C.書的重力與書對桌面的壓力 D.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分析與解]解本題的依據(jù)是二力平衡條件,即兩個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而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主要在于相互作用力是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對照選項判斷,A、C項既不是一對平衡力,又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項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選項是一對平衡力,是本題的答案.
[例9]下列各摩擦中屬于有害摩擦的是
A.自行車剎車皮與鋼圈之間的摩擦 B. 單杠運動員上杠時,手與單杠的摩擦
C. 汽車行駛時與空氣之間的摩擦 D. 人走路時,鞋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
[分析與解]自行車剎車皮是為了剎車使用的;單杠運動員在上杠時手與單杠間的摩擦可防止脫杠;汽車運動時與空氣的摩擦會阻礙車的運動;人走路時與地面間的摩擦是人前進的動力.故正確選項為C.
[例10]如圖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長方體木塊和鐵塊各一個,現(xiàn)想探究木塊和鐵塊的下表面誰更粗糙,請你只利用一個量程滿足實驗要求的彈簧測力計,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寫出實驗步驟和結論.
[分析與解]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木塊(或鐵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木塊(或鐵塊)所受的摩擦力,但不能直接根據(jù)它們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來比較下表面的粗糙程度,因為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或所受重力)不一定相等,因此,本實驗需要控制變量.簡單而又可行的方法是“疊放”:將木塊放在鐵塊上或鐵塊放在木塊上.
(1)將鐵塊放在木塊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木塊,記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F1.
(2)將木塊放在鐵塊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鐵塊,記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F2.
(3)若F1>F2,則木塊下表面更粗糙;若F1<F2,則鐵塊的下表面更粗糙;若 F1= F2,則木塊和鐵塊下表面一樣粗糙.
[例11]觀察者在看到閃電后5.5s聽到雷聲,求打雷處與觀察者之間的距離。
解析: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通?扇340m/s。實際上雷電是在看見閃電之前發(fā)生的,由于光速比聲速大得多(約為聲速的90萬倍),光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不計,5.5s為聲音傳播的時間。故打雷處與觀察者間的距離為: s=vt=340m/s×5.5s=1.9×103m
[例12]第一次測定鑄鐵里的聲速是用下述方法進行的,在鑄鐵管的一端敲一下鐘,在管的另一端,聽到兩次響聲,第一次是由鑄鐵傳來的,第二次是由空氣傳來的。管長931m,兩次響聲相隔2.5s,如果當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求鑄鐵中的聲速。
解析:聲音在鑄鐵里傳播時間t1=
聲音在空氣里傳播時間t2=
所以t1- t2=-
由此得:v1=
由于v2=340m/s s=910m t2-t1=2.5s
所以 v1==3.91×103m/s
單 元 練 習(十)
(二)二力的平衡
1. 二力平衡:一個物體在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彼此平衡。
2. 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面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3. 彼此平衡的兩個力的合力一定為零。
(一)牛頓第一定律、慣性
1. 知道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
2. 知道慣性: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三)二力的合成
1. 理解合力的概念:如果一個力產(chǎn)生的效果跟兩個力共同作用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兩個力的合力。
2. 理解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
(2)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較大的那個力相同。
力和運動
(二)重力
1. 知道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 理解重力的大小與質(zhì)量成正比,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計算重力的公式是,其中g為9.8N /kg。
3. 知道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重心。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利用懸掛法、支撐法(二力平衡原理)可找出物體的重心。
(一)力
1. 理解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當物體間發(fā)生力的作用時,一定既有施力物體,又有受力物體。
2. 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或改變物體的形狀。
4. 知道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5. 理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它們都能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6. 會用力的圖示或示意圖來表示力。
(一)力和運動
1.牛頓第一定律 2.慣性 3.二力平衡 4.力的合成 5.力和運動的關系
(十)時間與長度的測量
(九)勻速直線運動、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測量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