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662  670  676  680  686  688  692  698  700  706  712  716  718  722  728  730  736  740  742  746  748  752  754  756  757  758  760  761  762  764  766  770  772  776  778  782  788  790  796  800  802  806  812  818  820  826  830  832  838  842  848  856  447090 

1.動量守恒;2.質(zhì)量和能量守恒;3.電荷守恒;4.波動;5.場;6.物質(zhì)的分子結(jié)構(gòu);7.原子結(jié)構(gòu)。

這7方面的原理和概念勾畫出最低限度的內(nèi)容。

應當指出:諸如牛頓運動定律這樣一些課題,通常應該在講述初等水平的能量守恒和動量守恒原理的發(fā)展過程時加以討論。

1956年以來,物理學已經(jīng)向前發(fā)展,因此關(guān)于現(xiàn)代物理(基礎物理在粒子物理、固體物理、相對論和宇宙學中的簡單應用)的介紹現(xiàn)在也適合于中學物理課程。

五、應當教授某些技能

中學物理課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是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能力。下面舉例說明應該培養(yǎng)的某些技能。

試題詳情

2、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程序訓練和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學生遇到問題時的困難,還表現(xiàn)為思緒的混亂,缺乏思維的程序化。因此在教學中更要重視思維程序的建立和訓練,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程序大體可分六步,即審題→文字信息(排除干擾因素)→抽象出物理對象和物理情景→尋找問題所滿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規(guī)律→建立模型→求解。

第一步,從實際問題中提取與問題有關(guān)的文字信息,并用相應的圖形或符號表示,使復雜的變化過程代碼化。

第二步,確定物理對象,建立物理情景,運用示意圖幫助理解題意,尋找變化規(guī)律,建立各物理量的聯(lián)系。邊審題、邊畫圖,并一一把條件和問題用字母符號注在圖上,使問題能在腦中形成完整的表象,不至于因忘記條件或問題而中斷解題過程的思維去重新審題,同時,示意圖能使解答問題所必須的條件同時呈現(xiàn)在視野內(nèi),圖象成為思維的載體,視圖凝思實際上是視覺思維參與了解解題的過程。

再后建立模型關(guān)系,立式求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會學生把應用題'畫'出來,其用意就在于保證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實際上在第二步,由文字到示意圖的思維跨度非常大,有時學生問問題時,教師可能會無意中畫出示意圖,而此時學生的問題已經(jīng)得到解決,關(guān)鍵就在于學生不會畫圖。因此,在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指導上,應加強圖像圖景的教學。一方面在平時教學中,要重視教學中示意圖畫法的訓練。教會學生如何通過審題,畫示意圖,從易到難,逐步消除思維障礙,這一過程教師不得包辦代替學生的思維過程。另一方面在學生的學習練習過程中,重視畫圖習慣的培養(yǎng)。例如從高一開始,可把練習本的左側(cè)折出三分之一,專門用作畫圖區(qū),把圖像作為建立關(guān)系、立方程的依據(jù)。畫圖習慣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過程,對應該畫圖而沒有畫圖的答題應扣去大部分的分數(shù)或可讓學生重做,從嚴要求,形成習慣。同時,重視課本插圖的觀察和思考,新教材的圖片更為豐富,要注意指導學生如何畫圖、看圖,建立文字和圖像的聯(lián)系。養(yǎng)成讀圖釋義,審題畫圖的習慣,最終能從靜態(tài)圖中聯(lián)想到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由動態(tài)圖中能看到瞬時的狀態(tài)圖景。不斷訓練學生的物理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建立正確物理模型,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

當然,高中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困難是多方面的,但只要重視圖象圖景的教學和畫圖習慣的培養(yǎng),加強應用性知識的教學,建立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不斷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物理思維品質(zhì),物理教學就會越來越生動,就一定會使更多的學生愛學物理,喜歡學物理,以至更會學物理。

 

試題詳情

1、充分展示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幫助學生建立準確的物理模型。傳統(tǒng)的物理教材安排的教學內(nèi)容都是已經(jīng)選擇、壓縮、改造而具典型化和簡約化,更具高度的抽象性。若是照本宣科,學生很難理解所學內(nèi)容,而若能充分利用圖形圖片、電視錄像、多媒體課件等手段再現(xiàn)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變化過程,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向?qū)W生提供信息,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并將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和物理思想寓于情景的建立和分析過程中,促進學生開展分析問題的思維活動,自然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和規(guī)律,從而潛移默化,使學生掌握分析物理過程、建立正確物理情景和模型的方法,建立準確的物理模型。例如,在講解單擺模型時,展示伽里略觀察油燈等時擺動的圖片或動畫,再現(xiàn)模型建立的思維過程。讓學生身臨其境,感知分析物理過程的方法,建立準確的單擺模型。這樣,學生理解了模型的本質(zhì),就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試題詳情

2、學生缺乏程序化的思維訓練。由于現(xiàn)行教材、教科書中應用性的生活事例很少,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缺少該環(huán)節(jié)的思維訓練,在問題的應用上,學生仍然習慣于傳統(tǒng)的認識經(jīng)驗和思維習慣,久而久之,就認為物理就是代代公式的數(shù)學運算而已,因而淡化了物理思維的訓練,形成方法上的思維障礙。因此在今后的物理教學中必須重視圖像圖景的教學,加強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重視圖像圖景教學的策略

不同的信息對大腦中不同的部位產(chǎn)生刺激作用,如文字信息傳向左半腦,引起抽象思維,形成概念,完成數(shù)字計算和演繹,而具體的形象圖形和圖像信息將傳向右半腦,引起形象思維,形成空間概念。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文字信息和圖形信息交替?zhèn)鬟f到大腦的左半部和右半部,使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和抑制部分在左、右半腦交替出現(xiàn)并相互補充,思維品質(zhì)就能得到極大的提高,并保持持久的興奮。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就是要在教學上通過圖象圖景的教學,建立由實際情景--理論模型--新實際情景的有機聯(lián)系。加強抽象的物理規(guī)律與形象的實際情景的緊密聯(lián)系,提高學習的效率,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試題詳情

1、學生缺乏準確的物理模型。在實際問題的眾多對象中,思維容易受到問題表象的干擾,很難抓住對象本質(zhì)特征,因而難以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物理圖景和物理模型,形成認識上的思維障礙。

試題詳情

4.下列關(guān)于慣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不用力踏自行車,自行車會漸漸停下,所以慣性就逐漸消失

B.慣性與物體質(zhì)量的大小無關(guān),與物體是否運動無關(guān)。與物體速度是否變化無關(guān)

C.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表現(xiàn)出了慣性

D.當物體做變速運動時,沒有表現(xiàn)出慣性,因而此時慣性不存在

 

 

參考文獻:

(1)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修訂本?必修)物理第一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2版,45。

(2)[英]羅賓?柯林伍德。自然的觀念。華夏出版社,1999,1,2版,195。

(3)〔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二卷。商務印書館出版,1996,6,1版,269。

(4)苗力田主編,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物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11,1版。

(5)鄒榮。質(zhì)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嗎?新世紀教育文集。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11,1版,454。

(6)同(2),112。

(7)〔英〕伊薩克?牛頓。自然哲學之數(shù)學原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1,1版,18。

(8)羅杰?S?瓊斯。普通人的物理世界。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5,1版,56。

(9)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許良英、李寶恒、趙立中、范岱年編譯。商務印書館出版,1976,1,版,351。

(10)〔英〕卡爾?皮爾遜?茖W的規(guī)范。華夏出版社,1999,1,1版,305。

(11)同(2),1。

(12)同(9),320。

(13)同(2),109。

(14)同(1),39。

(15)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試驗修訂本?必修)物理第一冊,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2版,74。

(16)同(9)409。  (17)同(9)313。  (18)同(9)583。

(19)謝幫同世界經(jīng)典物理學簡史。遼寧教出版社1988,3,1版,22。

(20)同(2)129。

(21)文池主編。在北大聽講座。新世界出版社,2000,6,1版,33。

(22)漆安慎杜嬋英。力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1版,扉頁。

(23)同(21),76。

(24)同(5)。

 

試題詳情

3.你認為如果時間不均勻,空間不對稱,則這個世界將是一個怎樣的情形?

試題詳情

2.關(guān)于伽利略的理想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要接觸面相當光滑,物體在水平面上就能勻速運動下去

B.這個實驗實際上是永遠無法做到的

C.利用氣墊導軌,就能使實驗成功

D.是想象中的實驗,建立在大自然是和諧的觀點之上

試題詳情

1.用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解釋你認為感興趣的一件事

試題詳情

在物理上,許多習題的設計與實驗的設計是相通的,它們的區(qū)別只是出題的角度不同罷了,讓學生們找一找,一改,必能開竅。比如高一物理(心修本)第一章的課外習題部分,其第11、12、13題(273-274頁)就很典型,而第17題(見本文附錄)的設計思想更是與物理實驗思路產(chǎn)生共鳴,它有效地克服了手拉彈簧稱測拉力不準的弊病,事實上不論下面的長木板是勻速還是變速均不會影響彈簧稱的 讀數(shù)。其實物理課本中每一章的課后習題部分都有可探討之處。幾何光學那一章尤其如此。

五、 實驗也要融會物理思維方式

在實驗中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有等效法、累積法、控制某個變量法、留跡法、圖像處理平均值法,這要學生們能夠領(lǐng)會,并能在每個實驗中找出到底用了什么物理思惟方式。比如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就用了等效法(用位移代替速度)、累積法(重復打了許多點)、留跡法(用復寫紙留下小球落地后的點)等物理思維方法。在實驗復習中通過找各實驗中的思維方法,能夠讓這些思維方法深入學生的腦海中,并用于那些可能遇到的探索型高考物理實驗題。

物理做為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學科,我想若在實驗復習上有所突破必對學生整體物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當然以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有不妥之處,望同行們指點。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