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4.為了測定某品牌食用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小明取10克食用純堿樣品和足量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進行如圖甲實驗,實驗前后,均需往裝置中緩慢通一會兒氮氣.(樣品中其他成分不與稀硫酸反應)

(1)實驗前,先往A裝置通入一會兒氮氣的目的是除去裝置中的二氧化碳.
(2)隨著純堿樣品與稀硫酸反應,C裝置增加的質量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則該食用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若將稀硫酸換為濃鹽酸,實驗中C裝置增加的質量會偏大,請寫出最可能的理由濃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能和氫氧化鈉反應.

分析 (1)根據氫氧化鈉能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進行分析;
(2)根據碳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根據表中提供的數據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計算;
(3)根據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進行分析.

解答 解:(1)實驗前,先往A裝置通入一會兒氮氣的目的是除去裝置中的二氧化碳;
(2)設碳酸鈉質量為x,
由表中數據控制,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3.52g,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3.52g
$\frac{106}{x}$=$\frac{44}{3.52g}$
x=8.48g,
則該食用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frac{8.48g}{10g}$×100%=84.8%,
答:該食用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84.8%;
(3)若將稀硫酸換為濃鹽酸,實驗中C裝置增加的質量會偏大,是因為濃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能和氫氧化鈉反應.
故答案為:(1)除去裝置中的二氧化碳;
(2)84.8%;
(3)濃鹽酸易揮發(fā),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能和氫氧化鈉反應.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假設法和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和推斷的能力,計算時要注意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蔗糖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質,某小組同學對“蔗糖的組成”進行了探究.
【猜想】在自然界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葡萄糖和氧氣,葡萄糖進一步轉化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設計實驗】方案一:甲同學將蔗糖在氧氣中燃燒,檢驗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甲同學認為,蔗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
(1)甲同學的結論是否合理,理由是不合理,因為蔗糖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說明蔗糖中含有氫元素和碳元素,反應物中有氧氣參加,因此不能確定蔗糖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方案二:乙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開始先通入一會兒氮氣,然后關閉彈簧夾,點燃酒精燈給蔗糖加強熱使其分解..

(2)在燒杯中觀察到小燒杯內壁出現水珠現象,說明蔗糖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
(3)觀察到硬質玻璃管中殘留有黑色固體,同學們認為該黑色固體是單質碳.請你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用兩種不同方法進行實驗,驗證黑色固體是單質碳,并完成下表內容.
 方法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
1   
2   
【實驗結論】蔗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
【拓展交流】(4)方案二中,先通入一會兒氮氣的原因是排出裝置中的空氣,避免對實驗產生干擾.
(5)取m1g蔗糖進行乙同學的實驗,并測得其中碳的質量為m2g,若要確定一個蔗糖分子中碳原子的個數,還應知道的數據是水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溶質質量分數往往會影響反應結果.如圖,小安同學將飽和CuSO4溶液逐滴加到5毫升飽和NaOH溶液中,發(fā)現了如下現象:當滴加1~6滴CuSO4溶液,產生藍色沉淀,但振蕩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藍色溶液;繼續(xù)滴加CuSO4溶液,又產生了藍色沉淀,且沉淀逐漸增多,過一會沉淀逐漸變黑色.小安認為此現象的產生與Cu(OH)2的性質有關.
【查閱資料】
①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反應放出熱量;
②Cu(OH)2在室溫下穩(wěn)定,70℃~80℃時會分解生成CuO.
【實驗探究】為了Cu(OH)2的某些性質,小安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組別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將少許Cu(OH)2粉末加到5毫升蒸餾水中,充分振蕩.常溫下Cu(OH)2不溶于水 
將少許Cu(OH)2粉末加到5毫升稀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充分振蕩.  粉末不消失Cu(OH)2不溶于稀NaOH溶液 
將少許Cu(OH)2粉末加到5毫升濃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充分振蕩.  沉淀消失,溶液變成亮藍色 Cu(OH)2可溶于濃NaOH溶液 
(1)請將實驗甲的現象填寫完整粉末不消失.
(2)小安設計實驗乙和丙是基于驗證怎樣的假設?驗證氫氧化銅的溶解度隨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增大而增大
(3)在濃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較多量CuSO4溶液時,會出現藍色沉淀增多且沉淀逐漸變黑,結合探究結果和提供信息,請解釋上述現象的原因:當較多量CuSO4溶液有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氫氧化鈉溶液會稀釋,使生成的氫氧化銅沉淀無法溶解,同時由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當水溫升高到70℃以上時,氫氧化銅會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在實驗室里,小明和小白兩位同學發(fā)現盛有NaOH溶液的試劑瓶塞外往往有少量白色粉末,白色粉末是什么呢?
他們作出以下三個猜想:
猜想Ⅰ:白色粉末是NaOH固體
猜想Ⅱ:白色粉末是Na2CO3固體
猜想Ⅲ:白色粉末是NaOH和Na2CO3的固體混合物
為了探究上述猜想,他們取白色粉末置于燒杯中,加入水配制成溶液進行實驗.
(1)NaOH的俗稱是燒堿、火堿、苛性鈉;
(2)小明作出猜想Ⅱ的依據是氫氧化鈉完全與二氧化碳反應;
(3)小明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用pH試紙測得溶液pH大于7,認為猜想Ⅲ成立,小白認為小明的結論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NaOH的水溶液和Na2CO3的水溶液均顯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獎名單揭曉,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獎.屠呦呦團隊與中國其他機構合作發(fā)現了青蒿素:常溫下為無色針狀晶體,可溶解于酒精,幾乎不溶于水.其化學式C15H22O5.以青蒿素類藥物為主的聯合療法已經成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抗瘧疾標準療法,拯救了上百萬生命.以下關于青蒿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是一種有機物B.式量為282克
C.每個分子由3個原子構成D.“無色針狀晶體”描述的是化學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如圖,在細玻璃管兩端固定鐵圈和銀圈,用細線在玻璃管中點懸掛起來,使之恰好水平平衡,然后小心地把裝置浸入盛有適量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
(1)片刻后可觀察到的現象是A
A.鐵圈變紅并向下傾斜
B.銀圈變紅并向下傾斜
C.兩圈都變紅且銀圈向下傾斜
D.兩圈都變紅但扔平衡狀態(tài)不變
(2)試寫出上述變化的化學反應方程式Fe+CuSO4=FeSO4+Cu,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現在一包固體粉末,可能由碳酸鈉、硫酸鈉、氯化鈣和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某同學想要確定其組成成分,按如圖所示步驟進行了如下實驗(各步驟中加入的試劑均為足量)

請回答:
(1)白色沉淀是 BaCO3、BaSO4.(填化學式)
(2)該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質:CaCl2.(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金屬的冶煉就是要把金屬從化合態(tài)變成游離態(tài)的金屬單質,小衢同學利用下面裝置探究煉鐵的原理

(1)加熱Fe2O3之前要先通一會兒CO,目的是排凈裝置內空氣防止爆炸
(2)為了收集廢氣中的CO,方框中連接的是裝置C和D,導管接口的連接順序為a→d→b→e(用箭頭和各接口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化學小組參觀制堿廠后,繪制了該廠氨堿法制純堿的工藝流程圖,請根據相關信息回答問題:
鹽水$→_{①}^{精制}$飽和食鹽水$→_{②}^{吸氨}$飽和食鹽水$→_{③}^{碳酸水}$碳酸氫鈉$→_{④}^{過濾、熱解}$純堿
(1)最終所得純堿的化學式是Na2CO3,它屬于鹽(填“酸”、“堿”或“鹽”);
(2)氨鹽水比食鹽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食鹽水是中性的,而氨鹽水呈堿性更容易吸收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寫出制得碳酸氫鈉的化學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3)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在氨堿法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侯氏制堿法”,是向濾出NaHCO3晶體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NaCl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NH4Cl.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①寫出一條P點表示的意義t1℃時NH4Cl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②將t2℃時NH4Cl飽和溶液的溫度降到t1℃,溶液中NH4Cl的質量分數會變小(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③當NH4Cl固體中含有少量NaCl時,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NH4Cl,說明提純的原理:NH4Cl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而NaCl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