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填空:
(1)“觀察細胞中的線粒體”實驗中,所用的染色劑是健那綠染液,顯微鏡下可看到線粒體被染成藍綠色.
(2)減數(shù)分裂的四分體時期,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會隨著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交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組.
(3)“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實驗過程中,固定所用試劑是卡諾試液,作用是殺死細胞,固定細胞形態(tài).
(4)某學習小組在做人類遺傳病的相關調查時,最好選擇單基因(單基因/多基因)遺傳;如果要做遺傳方式的調查,應該選擇患有該遺傳病的患有該遺傳病的多個家系做為調查對象;如果調查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應該隨機選擇一個較大群體.
(5)從生物進化歷程來看,真核生物的出現(xiàn)之后,有性生殖作為一種新的繁殖方式出現(xiàn),增強了生物變異的多樣性.

分析 1、減數(shù)分裂過程:
(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
(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
(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2、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實驗(1)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實驗的原理:低溫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子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從而引起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2)該實驗的步驟為選材→固定→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3)該實驗采用的試劑有卡諾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紅染液(染色),體積分數(shù)為15%的鹽酸溶液和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溶液(解離).
3、調查人類遺傳病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調查的是遺傳病的發(fā)病率,則應在群體中抽樣調查,選取的樣本要足夠的多,且要隨機取樣;若調查的是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則應以患者家庭為單位進行調查,然后畫出系譜圖,再判斷遺傳方式.

解答 解:(1)健那綠是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能將線粒體染成藍綠色.
(2)減數(shù)分裂的四分體時期,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會隨著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交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組.
(3)“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實驗過程中,固定所用試劑是卡諾試液,作用是殺死細胞,固定細胞形態(tài).
(4)調查人類遺傳病時,最好選擇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蝗绻鲞z傳方式的調查,應該選擇患有該遺傳病的多個家系做為調查對象;如果調查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應該隨機選擇一個較大群體.
(5)從生物進化歷程來看,真核生物的出現(xiàn)之后,有性生殖作為一種新的繁殖方式出現(xiàn),增強了生物變異的多樣性.
故答案為:
(1)健那綠染液    藍綠色
(2)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3)卡諾試液    殺死細胞,固定細胞形態(tài)
(4)單基因       患有該遺傳病的多個家系       隨機選擇
(5)真核

點評 本題考查觀察線粒體實驗、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實驗、調查人類遺傳病等知識,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方法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 。
A.有絲分裂后期B.無絲分裂C.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D.受精作用過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神經(jīng)、免疫、內分泌三大系統(tǒng)相互作用,共同調節(jié),維持了人體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請回答相關問題:
(1)正常機體中,若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會對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起抑制作用,此種調控機制為負反饋 調節(jié).在寒冷環(huán)境中,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的同時腎上腺素(激素)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表現(xiàn)為協(xié)同 作用.
(2)機體受到寒冷刺激引起皮膚立毛肌收縮屬于反射.請寫出寒冷條件下皮膚立毛肌收縮,起雞皮疙瘩的反射弧冷覺感受器$\stackrel{傳入神經(jīng)}{→}$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stackrel{傳出神經(jīng)}{→}$立毛。
(3)若抗體結合到自身紅細胞上,造成這些紅細胞被吞噬和分解,這在免疫學上稱為自身免疫病;若抗體結合到呼吸道上皮細胞,并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這在免疫學上稱為過敏反應.
(4)神經(jīng)系統(tǒng)可通過突觸前膜釋放神經(jīng)遞質調節(jié)免疫器官或免疫細胞的活動,還可通過下丘腦分泌有關激素間接調節(jié)免疫器官或免疫細胞的活動.如果破傷風桿菌可阻止神經(jīng)末梢釋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痙攣和驚厥,可見甘氨酸能使下一個神經(jīng)元抑制(填“興奮”或“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我國政府每年免費讓兒童使用脊髓灰質炎疫苗而獲得對該病的抵抗力.這一過程與下列哪種細胞器關系最大(  )
A.線粒體B.核糖體C.中心體D.內質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以下關于生物變異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
B.基因重組僅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可以產生多種基因型
C.染色體結構變異可導致基因數(shù)目或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
D.突變對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青霉素是一種抗菌素.幾十年來,由于反復使用,致使某些細菌對青霉素的抗性越來越強.請回答:
(1)青霉素使用之前,細菌對青霉素的抗性存在著差異,這是由變異引起的,患者使用青霉素后,體內絕大多數(shù)細菌被殺死,極少數(shù)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了下來并繁殖后代,這個過程青霉素的使用對細菌起了選擇作用作用,這種作用是通過細菌與青霉素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xiàn)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復使用,就會使抗藥性狀逐代積累并加強,其內在實質則是種群中抗藥性基因頻率增加增加,最終細菌產生抗藥性.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雖然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生物的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2)上述過程表明自然選擇是一個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下列各圖分別表示幾種生物的基本結構單位.請根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最有可能屬于病毒的是C,它在結構上不同于其他三種圖示的顯著特點是無細胞結構;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須在活細胞內才能進行.
(2)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A、B,與真核細胞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遺傳物質等,原核生物細胞質中只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
(3)圖中過量繁殖會引起“水華”的是B(藍藻),該細胞中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因此利用光能合成有機物.
(4)圖中D展示了哺乳動物的平滑肌細胞,它是真核生物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蛋白質分子具有信息傳遞功能的是( 。
A.血紅蛋白B.抗體C.胰島素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正定中學高一下第三次月考(6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基因組成為Aa的動物在形成精子過程中某一時期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2號染色單體上與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B.若此細胞分裂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沒有分離,則可能出現(xiàn)性染色體組成為XXY的后代

C.1個該細胞經(jīng)過兩次連續(xù)分裂,最終可能形成4種類型的精細胞

D.圖中同源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