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本題滿分10分)(1)問題發(fā)現(xiàn)
如圖1,△ACB和△DCE均為等邊三角形,點A、D、E在同一直線上,連接BE,
填空:①∠AEB的度數(shù)為 ;
②線段AD、BE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是 .
(2)拓展探究
如圖2,△ACB和△DCE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0, 點A、D、E在同一直線上,CM為△DCE中DE邊上的高,連接BE.請判斷∠AEB的度數(shù)及線段CM、AE、BE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3)解決問題如圖3,在正方形ABCD中,CD=.若點P滿足PD=1,且∠BPD=900,請直接寫出點A到BP的距離.
【答案】(1)①60;②AD=BE;(2)∠AEB=900;AE=2CM+BE,理由見試題解析;(3)或.
【解析】
試題分析:(1)由條件易證△ACD≌△BCE,從而得到:AD=BE,∠ADC=∠BEC.由點A,D,E在同一直線上可求出∠ADC,從而可以求出∠AEB的度數(shù).
(2)仿照(1)中的解法可求出∠AEB的度數(shù),證出AD=BE;由△DCE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及CM為△DCE中DE邊上的高可得CM=DM=ME,從而證到AE=2CH+BE.
(3)由PD=1可得:點P在以點D為圓心,1為半徑的圓上;由∠BPD=90°可得:點P在以BD為直徑的圓上.顯然,點P是這兩個圓的交點,由于兩圓有兩個交點,接下來需對兩個位置分別進行討論.然后,添加適當?shù)妮o助線,借助于(2)中的結論即可解決問題.
試題解析:(1)①如圖1,
∵△ACB和△DCE均為等邊三角形,∴CA=CB,CD=CE,∠ACB=∠DCE=60°.∴∠ACD=∠BCE.
在△ACD和△BCE中,∵AC=BC,∠ACD=∠BCE,CD=CE,
∴△ACD≌△BCE(SAS),∴∠ADC=∠BEC.
∵△DCE為等邊三角形,∴∠CDE=∠CED=60°.
∵點A,D,E在同一直線上,∴∠ADC=120°,∴∠BEC=120°,∴∠AEB=∠BEC﹣∠CED=60°.
故答案為:60°.
②∵△ACD≌△BCE,∴AD=BE.故答案為:AD=BE.
(2)∠AEB=90°,AE=BE+2CM.
理由:如圖2,
∵△ACB和△DCE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D=CE,∠ACB=∠DCE=90°,∴∠ACD=∠BCE.
在△ACD和△BCE中,∵CA=CB,∠ACD=∠BCE,CD=CE,∴△ACD≌△BCE(SAS),
∴AD=BE,∠ADC=∠BEC.
∵△DCE為等腰直角三角形,∴∠CDE=∠CED=45°.
∵點A,D,E在同一直線上,∴∠ADC=135°,∴∠BEC=135°,∴∠AEB=∠BEC﹣∠CED=90°.
∵CD=CE,CM⊥DE,∴DM=ME,
∵∠DCE=90°,∴DM=ME=CM,∴AE=AD+DE=BE+2CM.
(3)∵PD=1,∴點P在以點D為圓心,1為半徑的圓上.
∵∠BPD=90°,∴點P在以BD為直徑的圓上,∴點P是這兩圓的交點.
①當點P在如圖3①所示位置時,
連接PD、PB、PA,作AH⊥BP,垂足為H,
過點A作AE⊥AP,交BP于點E,如圖3①.
∵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ADB=45°.AB=AD=DC=BC=,∠BAD=90°,∴BD=2.
∵DP=1,∴BP=.
∵A、P、D、B四點共圓,∴∠APB=∠ADB=45°,∴△P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B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點B、E、P共線,AH⊥BP,∴由(2)中的結論可得:BP=2AH+PD.
∴=2AH+1,∴AH=;
②當點P在如圖3②所示位置時,
連接PD、PB、PA,作AH⊥BP,垂足為H,
過點A作AE⊥AP,交PB的延長線于點E,如圖3②.
同理可得:BP=2AH﹣PD,∴=2AH﹣1,∴AH=.
綜上所述:點A到BP的距離為或.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點A、D、C、F在同一條直線上,AB=DE,BC=EF,要使△ABC≌△DEF,還需要添加一個條件是( 。
A. ∠BCA=∠F; B. ∠B=∠E; C. BC∥EF ; D. ∠A=∠ED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Rt△ABC中,∠B=90°,AC=12,∠A=60°.點D從點C出發(fā)沿CA方向以每秒2個單位長的速度向A點勻速運動,同時點E從點A出發(fā)沿AB方向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向點B勻速運動,當其中一個點到達終點時,另一個點也隨之停止運動.設點D、E運動的時間是t秒(t>0).過點D作DF⊥BC于點F,連接DE、EF.
(1)AB的長是 .
(2)在D、E的運動過程中,線段EF與AD的關系是否發(fā)生變化?若不變化,那么線段EF與AD是何關系,并給予證明;若變化,請說明理由.
(3)四邊形AEFD能夠成為菱形嗎?如果能,求出相應的t值;如果不能,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Rt△ABC中,∠C=90°,以AC為直徑作⊙O,交AB于D,過點O作OE∥AB,交BC于E.
(1)求證:ED為⊙O的切線;
(2)如果⊙O的半徑為,ED=2,延長EO交⊙O于F,連接DF、AF,求△ADF的面積.
【答案】(1)證明見解析;(2)
【解析】試題分析:(1)首先連接OD,由OE∥AB,根據(jù)平行線與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易證得≌ 即可得,則可證得為的切線;
(2)連接CD,根據(jù)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即可得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的長,又由OE∥AB,證得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成比例,即可求得的長,然后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知識,求得與的長,然后利用S△ADF=S梯形ABEF-S梯形DBEF求得答案.
試題解析:(1)證明:連接OD,
∵OE∥AB,
∴∠COE=∠CAD,∠EOD=∠ODA,
∵OA=OD,
∴∠OAD=∠ODA,
∴∠COE=∠DOE,
在△COE和△DOE中,
∴△COE≌△DOE(SAS),
∴ED⊥OD,
∴ED是的切線;
(2)連接CD,交OE于M,
在Rt△ODE中,
∵OD=32,DE=2,
∵OE∥AB,
∴△COE∽△CAB,
∴AB=5,
∵AC是直徑,
∵EF∥AB,
∴S△ADF=S梯形ABEFS梯形DBEF
∴△ADF的面積為
【題型】解答題
【結束】
25
【題目】【題目】已知,拋物線y=ax2+ax+b(a≠0)與直線y=2x+m有一個公共點M(1,0),且a<b.
(1)求b與a的關系式和拋物線的頂點D坐標(用a的代數(shù)式表示);
(2)直線與拋物線的另外一個交點記為N,求△DMN的面積與a的關系式;
(3)a=﹣1時,直線y=﹣2x與拋物線在第二象限交于點G,點G、H關于原點對稱,現(xiàn)將線段GH沿y軸向上平移t個單位(t>0),若線段GH與拋物線有兩個不同的公共點,試求t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 稱為第 1 個三角形,它的周長是 1,以它的三邊中點為頂點組成第 2 個三角形,再以第 2 個三角形的三邊中點為頂點組成第 3 個三角形,以此類推,則第 2019 個三角形的周長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由邊長為1 的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第(1)個圖形由1個正方體搭成,第(2)個圖形由4個正方體搭成,第(3)個圖形由10個正方體搭成,以此類推,搭成第(6)個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個數(shù)是( )
A.84個B.56個C.37個D.36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某數(shù)學興趣小組在活動課上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已知小亮站著測量,眼睛與地面的距離(AB)是1.7米,看旗桿頂部E的仰角為30°;小敏蹲著測量,眼睛與地面的距離(CD)是0.7米,看旗桿頂部E的仰角為45°.兩人相距5米且位于旗桿同側(點B、D、F在同一直線上).
(1)求小敏到旗桿的距離DF.(結果保留根號)
(2)求旗桿EF的高度.(結果保留整數(shù),參考數(shù)據(jù):≈1.4,≈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鼓勵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學校計劃拿出不超過3200元的資金購買一批籃球和
排球,已知籃球和排球的單價比為3:2,單價和為160元.
(1)籃球和排球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元?
(2)若要求購買的籃球和排球的總數(shù)量是36個,且購買的排球數(shù)少于11個,有哪幾種購買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D是拋物線 的頂點,拋物線與x軸交于點A,B(點A在點B的左側).
(1)求點A,B的坐標;
(2)若M為對稱軸與x軸交點,且DM=2AM,求拋物線表達式;
(3)當30°<∠ADM<45°時,求a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