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93372  193380  193386  193390  193396  193398  193402  193408  193410  193416  193422  193426  193428  193432  193438  193440  193446  193450  193452  193456  193458  193462  193464  193466  193467  193468  193470  193471  193472  193474  193476  193480  193482  193486  193488  193492  193498  193500  193506  193510  193512  193516  193522  193528  193530  193536  193540  193542  193548  193552  193558  193566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A氣體與B氣體反應生成C氣體。反應過程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卮鹣铝袉栴}: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0~t1 s內(nèi)A氣體的反應速率為 。

(3)反應后與反應前的壓強之比為

(4)(t1+10)s時,A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為 ,此時v(A)正 v(B)逆(填>、<=)。

(5)關(guān)于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到達t1時刻該反應已停止

b.在t1時刻之前B氣體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

c.在t1時刻C氣體的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擬用鉛蓄電池進行電絮凝凈水的實驗探究,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Y 的電極反應: Pb-2e = Pb2+

B. 鉛蓄電池工作時SO42-向 Y 極移動

C. 電解池的反應僅有2Al+6H2O2Al(OH)3+3H2

D. 每消耗 103.5 gPb ,理論上電解池陰極上有0.5 molH2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四種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其中Z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nèi)層電子總數(shù)的1/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Z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A族

B. X、W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W強于X

C. Y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Z的高

D. X與W形成共價化合物XW2, X的原子半徑比Y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實驗的選項正確的是

A.配制 0.10 mol·L-1NaOH溶液

B.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層后的操作

C.除去CO中的CO2

D.記錄滴定終點讀數(shù)為12.20mL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做法與鹽類水解無關(guān)的是

A.用氯化銨溶液除鐵銹

B.用熱的稀硫酸溶解膽礬來配制膽礬溶液

C.用飽和氯化鐵溶液制氫氧化鐵膠體

D.用硝酸鉀固體配制植物生長營養(yǎng)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shù)A<B<C<D<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屬元素�;衔顳C的晶體為離子晶體,D的二價陽離子與C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jié)構(gòu)。AC2為非極性分子。B、C的氫化物的沸點比它們同族相鄰周期元素氫化物的沸點高。E的原子序數(shù)為24,ECl3能與B的氫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有兩個氯離子位于外界。

請根據(jù)以上情況,回答下列問題:(答題時,A、B、C、D、E用所對應的元素符號表示)

(1)A、B、C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

(2)B的氫化物的分子空間構(gòu)型是____。

(3)寫出AC2的電子式____;其中心原子采取____雜化。

(4)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1mol該配合物中σ鍵數(shù)目為____mol。

(5)B的氫化物易液化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 CO(g)1/2O2(g)===CO2(g) ΔH=-283.0 kJ·mol1 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常溫常壓時,燃燒1mol氫氣放熱為241.8 kJ

B. 由①可知,1 mol CO(g)1/2mol O2(g)反應生成 1 mol CO2(g),放出283.0 kJ的熱量

C. 可用下圖表示CO2(g)→CO(g)O2(g)反應是吸熱反應

D. 生成1 mol H2O(g),其反應熱為-241.8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妝品的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料從楊樹中提取,現(xiàn)可用如下反應制備: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X、Y和Z均能使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B. X和Z均能與Na2CO3溶液反應放出CO2

C. Z中含手性碳原子

D. Y可作加聚反應的單體,X可作縮聚反應的單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分別取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各,再通入一定量的,隨后分別各取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的鹽酸,在標準狀況下產(chǎn)生的體積(y軸)與所加入鹽酸的體積(x軸)的關(guān)系如圖(分A、B兩種情況):

(1)在A情況下,溶質(zhì)是(填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

(2)在B情況下,溶質(zhì)是(填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

(3)原氫氧化鈉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己烷雌酚的一種合成路線如下: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在NaOH水溶液中加熱,化合物X可發(fā)生消去反應

B. 在一定條件下,1mol化合物Y可消耗4molBr2

C. 用FeCl3溶液可鑒別化合物X和Y

D. 化合物X與Y中手性碳原子數(shù)目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