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1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裝置,該裝置依靠電子信息系統(tǒng)獲得了小車加速度a的信息,由計算機繪制出a與鉤碼重力的關(guān)系圖.鉤碼的質(zhì)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
A、每次在小車上加減砝碼時,應重新平衡摩擦力
B、實驗時若用打點計時器應先釋放小車后接通電源
C、本實驗m應遠小于M
D、在用圖象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關(guān)系時,應作$a-\frac{1}{{{m_{\;}}}}$圖象
(2)實驗時,某同學由于疏忽,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他作出的a-F圖可能是圖2中的(選填“甲”、“乙”、“丙”)丙圖線.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C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
(3)實驗時,某同學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其它操作均正確,若軌道水平,他測量得到的圖象如圖3.設(shè)圖中縱軸上的截距為-b,則小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frac{g}$.

分析 (1)實驗時需要提前做的工作有兩個:①平衡摩擦力,且每次改變小車質(zhì)量時,不用重新平衡摩擦力,因為f=mgsinθ=μmgcosθ,m約掉了.②當小車的質(zhì)量遠遠大于鉤碼的質(zhì)量時,繩子的拉力才等于鉤碼的重力;
(2)如果沒有平衡摩擦力的話,就會出現(xiàn)當有拉力時,物體不動的情況.得出圖象彎曲的原因是:未滿足沙和沙桶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
(3)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出小車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然后結(jié)合圖象的斜率與截距,可以得出結(jié)論.

解答 解:(1)A、平衡摩擦力,假設(shè)木板傾角為θ,則有:f=mgsinθ=μmgcosθ,m約掉了,每次在小車上加減砝碼時,故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A錯誤.
B、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故B錯誤.
C、讓小車的質(zhì)量M遠遠大于鉤碼的質(zhì)量m,因為:際上繩子的拉力F=Ma=$\frac{mg}{1+\frac{m}{M}}$,故應該是m<<M,故C正確;
D、F=Ma,所以:a=$\frac{F}{M}$,所以在用圖象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時,通常作a-$\frac{1}{M}$圖象,故D錯誤;
故選:C
(2)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就會出現(xiàn)當有拉力時,物體不動的情況,說明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夠.故可能作出圖2中丙.
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鉤碼的總質(zhì)量太大,沒有遠小于小車和砝碼的質(zhì)量,
故選:C.
(3)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mg-μMg=Ma;
結(jié)合a-$\frac{1}{M}$圖象,可得:a=mg$\frac{1}{M}$-μg
設(shè)圖中直線的斜率為k,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
因此小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g}$.
故答案為:(1)C;(2)丙; C;(3)$\frac{g}$

點評 會根據(jù)實驗原理分析分析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和讓小車的質(zhì)量M遠遠大于鉤碼的質(zhì)量m,且會根據(jù)原理分析實驗誤差,同時掌握由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與圖象的斜率與截距綜合求解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使用干電池的時候,不允許用導線把電池兩極連接起來,是因為這樣連接( 。
A.電路不通B.會產(chǎn)生很大電流,電池可能被燒壞
C.電流太小D.有觸電危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某同學在實驗室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關(guān)系的實驗.
(1)為了盡可能減少摩擦力的影響,需將長木板的右端墊高,在沒有(選填“有”或“沒有”)沙桶拖動下,輕推一下小車,使小車能拖動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做勻速直線運動.
(2)通過改變小車(選填“沙和沙桶”或“小車”)的質(zhì)量,可探究加速度與小車(選填“小車”或“沙和沙桶”)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3)如果某次實驗打出的紙帶如圖乙所示,O為起點,A、B、C為過程中的三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有四個點沒有標出,A、B、C到O點的距離在圖中乙標出,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f,則測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frac{({s}_{3}-2{s}_{2}+{s}_{1}){f}^{2}}{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某冰箱的銘牌如圖所示,那么冰箱正常工作12h消耗的電能是0.25kW•h,在12h內(nèi),冰箱實際工作時間是2.5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水平面上的矩形箱子內(nèi)有一傾角為θ的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質(zhì)量為m的光滑球,靜止時,箱子頂部與球接觸但無壓力,箱子由靜止開始向右做勻加速運動,然后再做加速度大小為a的勻減速運動直至靜止,經(jīng)過的總路程為s,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v.
(1)求箱子運動總時間t;
(2)求箱子加速階段的加速度為a′.
(3)若a>gtanθ,求減速階段球受到箱子左壁和頂部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的圓管豎直放置,頂端塞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彈性小球,M=5m,球和管間的滑動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大小均為5mg.管從下端離地面距離為H處自由落下,運動過程中,管始終保持豎直,設(shè)管落地后向上彈起的速度與落地時速度大小相等,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管落地彈起時管和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管落地彈起后,若球沒有從管中滑出,則管達到最高點時,管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
(3)管彈起后球不致滑落,管長L至少應為多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1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關(guān)系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1)某位同學設(shè)計的實驗步驟如下:
(A)用天平稱出小車的質(zhì)量.
(B)按圖裝好實驗器材.
(C)把輕繩系在小車上并繞過定滑輪懸掛鉤碼.
(D)將打點計時器接在6V電壓的蓄電池上,接通電源,放開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并在紙帶上標明小車質(zhì)量..
(E)保持懸掛鉤碼的質(zhì)量不變,增加小車上的砝碼個數(shù),并記錄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復上述實驗.
(F)分析每條紙帶,測量并計算出加速度的值.
(G)作a-M關(guān)系圖象,并由圖象確定a、M關(guān)系.
①該同學漏掉的重要實驗步驟是平衡摩擦力,該步驟應排在B步實驗之后.
②在上述步驟中,有錯誤的是D,應把6V電壓的蓄電池改為220V交流電源.
③在上述步驟中,處理不恰當?shù)氖荊,應把a-M改為a-$\frac{1}{M}$.
(2)某次實驗中打出了如圖2所示的紙帶(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則這個加速度值
a=0.8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1)如圖甲所示,跨過定滑輪的細線兩端系著質(zhì)量均為M的物塊A、B,A下端與通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B上放置一質(zhì)量為m的金屬片C,固定的金屬圓環(huán)D處在B的正下方.系統(tǒng)靜止時C、D間的高度為h.先接通電磁打點計時器,再由靜止釋放B,系統(tǒng)開始運動,當B穿過圓環(huán)D時C被D阻擋而停止.

①整個運動過程中紙帶上計數(shù)點的間距如圖乙所示,其中每相鄰兩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由此可計算出C被阻擋前B的加速度大小a=4.8m/s2;B剛穿過D時的速度大小v=2.6m/s(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②若用該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則需驗證等式$mgh=\frac{1}{2}(2M+m){v}^{2}$是否成立.還可運用圖象法加以驗證,改變物塊B的釋放位置,重復上述實驗,記錄每次C、D間的高度差h,并求出B剛穿過D時的速度v,作出v2-h圖線如圖丙所示,根據(jù)圖線得出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frac{(2M+m){{v}_{1}}^{2}}{2m{h}_{1}}$,代入數(shù)據(jù)再與當?shù)氐闹亓铀俣却笮”容^,判斷系統(tǒng)機械能是否守恒(均用題中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③在不增加實驗器材的情況下,請?zhí)岢鰷p小實驗誤差的一個辦法:適當增加C、D間的高度差;適當增加金屬片C的質(zhì)量;保證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在同一豎直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小明希望檢驗這樣一個猜想:從斜面滑下的小車,裝載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到達斜面底部的速度越快.圖示為兩種不同直徑車輪(顏色不同),裝有不同木塊(每個木塊的質(zhì)量相同)從不同高度釋放的小車.你認為小明應該選用哪3種情況進行比較( 。
A.G   O  RB.G  S   WC.S   T   UD.S  W  X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