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如圖所示,是某學習小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圖中是小車在一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這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o.當依次用2條、3條、4條、5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實驗,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釋放.小車每次實驗中獲得的速度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出.

(1)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只在橡皮筋作用下運動,應把木板的左端墊起適當高度以平衡摩擦力.
(2)每次實驗得到的紙帶上的點并不都是均勻的,為了測量小車獲得的速度,應選用紙帶的點距均勻部分進行測量.
(3)下面是本實驗的數(shù)據(jù)記錄表.若第一次橡皮筋所做的功記為Wo,請將第2、3、4、5次實驗中橡皮筋做的功填寫在下表所對應的位置上.
物理量
數(shù)據(jù)
次數(shù)
橡皮筋做的功10個間隔的距離S(m)10個間隔的時間T(s)小車獲得的速度vn(m/s)小車速度的平方vn2(m/s)2
1W00.2000.2
20.2800.2
30.3000.2
40.4000.2
50.4500.2
(4)利用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中(答題卡上)作出相應的圖象.根據(jù)圖象可判斷:
在實驗誤差范圍內(nèi),橡皮筋所做的功W和物體所獲得的速度v的關系應是Wo∝v2

分析 (1)小車下滑時受到重力、細線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需要采取平衡摩擦力的措施;
(2)小車先在橡皮條的拉動下做加速運動,當橡皮條恢復原長時,拉力減為零,小車由于慣性繼續(xù)做勻速運動,因此小車勻速時的速度就是該過程中的最大速度.
(3)把1根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o,則n根橡皮筋做功為nWo
(4)根據(jù)動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的功應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所以W與v2成正比,用描點法作出圖象.

解答 解:(1)小車下滑時受到重力、細線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則應該用重力的下滑分量來平衡摩擦力,故可以將長木板的一段墊高平衡小車所受的摩擦力.
(2)紙帶在橡皮條的作用下做加速運動,橡皮條做功完畢,則速度達到最大,此后做勻速運動,因此勻速時的速度即為該過程中的最大速度,故為了測量小車獲得的速度,應選用紙帶點距均勻部分測量.
(3)我們把1根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o,作為功的一個計量單位.當我們用2條、3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實驗時,橡皮筋做的功分別是2Wo,3Wo,4Wo,5Wo
(4)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x=vt得:v=$\frac{x}{t}$,
所以:v1=$\frac{0.200}{0.2}$=1m/s,v2=$\frac{0.280}{0.2}$=1.4m/s,v3=$\frac{0.300}{0.2}$=1.5m/s,v4=$\frac{0.400}{0.2}$=2m/s,v5=$\frac{0.450}{0.2}$=2.25m/s,
所以:v12=1,v22=1.96,v32=2.25,v42=4,v52=5.06,
由動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的功應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所以W與v2成正比,即
Wn∝vn2,根據(jù)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應用用描點法作圖,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得:

誤差容許的范圍內(nèi),圖象是經(jīng)過原點的直線,說明W0∝v2
故答案為:(1)左;平衡摩擦力;(2)點距均勻;(3)2W0、3W0、4W0、5W0;(4)如圖所示;v2

點評 本題關鍵是結(jié)合探究功與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原理進行分析,如本實驗中,明確小車的運動情況,先加速,再勻速,橡皮條做功完畢,速度最大,做勻速運動,故需要測量勻速階段的速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物體在做自由落體運動過程中,保持不變的物理量是( 。
A.速度B.路程C.位移D.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某同學用圖釘把白紙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點,兩個細繩套系在橡皮條的另一端.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拉住兩個細繩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條伸長,結(jié)點到達紙面上某一位置O,如圖所示.請將以下的實驗操作和處理補充完整:
①記錄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和F2,用鉛筆描下O點的位置及此時兩細繩套的方向;
②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套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仍拉到O點,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3和細繩套的方向;
③按照力的圖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
④根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和F2的合力F;
⑤比較力F3與F的大小和方向的一致程度,若有較大差異,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并作出相應的改進后再次進行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光滑絕緣細桿豎直放置,它與以正點電荷Q為圓心的某一圓周交于B、C點,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有孔小球從桿上A點無初速下滑,已知q<<Q,AB=h,小球滑到B點時速度大小為$\sqrt{3gh}$.求:
(1)小球由A到B過程中重力對小球做的功?
(2)小球由A到B過程中小球動能的變化量?
(3)小球由A到B過程中電場力對小球做的功?小球由B到C運動過程中電場力做功又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一內(nèi)外側(cè)均光滑的半圓柱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槽的左側(cè)有一豎直墻壁.現(xiàn)讓一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自左端槽口A點的正上方從靜止開始下落,與半圓槽相切并從A點進入槽內(nè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離開右側(cè)槽口以后,將做豎直上拋運動
B.小球在槽內(nèi)運動的全過程中,只有重力對小球做功
C.小球在槽內(nèi)運動的全過程中,槽對小球的支持力對小球不做功
D.小球在槽內(nèi)運動的全過程中,小球與槽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同學利用圖示裝置來研究機械能守恒問題,設計了如下實驗.
A、B是質(zhì)量均為m的小物塊,C是質(zhì)量為M的重物,A、B間由輕彈簧相連,A、C間由輕繩相連.在物塊B下放置一壓力傳感器,重物C正下方放置一速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與速度傳感器相連.當壓力傳感器示數(shù)為零時,就觸發(fā)速度傳感器測定此時重物C的速度.整個實驗中彈簧均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重力加速度為g.實驗操作如下:
(1)開始時,系統(tǒng)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靜止,細繩拉直飯張力為零.現(xiàn)釋放C,使其向下運動,當壓力傳感器實數(shù)為零時,觸發(fā)速度傳感器測出C的速度為v.
(2)在實驗中保持A、B質(zhì)量不變,改變C的質(zhì)量M,多次重復第(1)步.
①該實驗中,M和m大小關系必需滿足M大于m(選填“<”、“=”或:>“).
②為便于研究速度v與質(zhì)量M的關系,每次測重物C的速度時,其已下降的高度應相同(選填”相同“或”不同“).
③根據(jù)所測數(shù)據(jù),為得到線性關系圖線,應作出v2-$\frac{1}{M+m}$(選填“v2-M”、“v2-$\frac{1}{M}$”或“v2-$\frac{1}{M+m}$”)圖線.
④根據(jù)第③問的圖線可知,圖線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則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frac{4m{g}^{2}}$(用題中所給的已知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完成下面問題.
(1)關于打點計時器的時間間隔,下列是四位同學各自發(fā)表的看法,其中正確的是A
A.打點計時器連續(xù)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由電源的頻率決定
B.如果將交流電源改為直流電源,打點計時器連續(xù)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保持不變
C.電源電壓越高,每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就越短
D.紙帶速度越大,每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就越短
(2)如圖1是兩位同學關于打點計時器與學生電源的連接圖,正確的連接是A.(填選項代號)
(3)如圖2為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使用50Hz的打點計時器,每打5個點所取的記數(shù)點,但第3個記數(shù)點沒有畫出(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
①該物體的加速度為0.737m/s2
②第3個記數(shù)點與第2個記數(shù)點的距離約為4.36cm.
③第3個點時該物體的速度為0.47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氫原子由一個質(zhì)子和一個電子組成,根據(jù)經(jīng)典模型,電子繞核做圓周運動,軌道半徑讓是5.3×10-11m.已知質(zhì)子的質(zhì)量mp為1.7×10-27kg,電子的質(zhì)量m為9.1×10-31kg,萬有引力常量為6.7×10-11N•m2/kg2
(1)電子受到質(zhì)子的靜電力.
(2)電子受到質(zhì)子的萬有引力.
(3)電子受到質(zhì)子的靜電力是萬有引力的多少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電場線可以形象地描述電場,某同學繪出的A、B、C三組電場線如圖所示,圖中小圓圈表示點電荷,所帶電性未畫出.其中表示正點電荷電場的電場線是C圖;表示負點電荷電場的電場線是B圖;表示等量同種點電荷電場的電場線是A圖(填“A”、“B”或“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