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0836  430844  430850  430854  430860  430862  430866  430872  430874  430880  430886  430890  430892  430896  430902  430904  430910  430914  430916  430920  430922  430926  430928  430930  430931  430932  430934  430935  430936  430938  430940  430944  430946  430950  430952  430956  430962  430964  430970  430974  430976  430980  430986  430992  430994  431000  431004  431006  431012  431016  431022  431030  447090 

1、課本第23頁練習第9、10、11題

試題詳情

2、  為測某塔AB的高度,在一幢與塔AB相距20m的樓的樓頂處測得塔頂A的仰角為30,測得塔基B的俯角為45,則塔AB的高度為多少m?

答案:20+(m)

●板書設(shè)計

●授后記

課題: §2.2解三角形應(yīng)用舉例

第三課時

授課類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夠運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有關(guān)計算角度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本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相關(guān)內(nèi)容后的第三節(jié)課,學生已經(jīng)對解法有了基本的了解,這節(jié)課應(yīng)通過綜合訓練強化學生的相應(yīng)能力。除了安排課本上的例1,還針對性地選擇了既具典型性有具啟發(fā)性的2道例題,強調(diào)知識的傳授更重能力的滲透。課堂中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過程,重討論,教師通過導疑、導思讓學生有效、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來,逐步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舉一反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正確分析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特點找到已知條件和所求角的關(guān)系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關(guān)于角度的問題

●教學過程

Ⅰ.課題導入

[創(chuàng)設(shè)情境]

提問:前面我們學習了如何測量距離和高度,這些實際上都可轉(zhuǎn)化已知三角形的一些邊和角求其余邊的問題。然而在實際的航海生活中,人們又會遇到新的問題,在浩瀚無垠的海面上如何確保輪船不迷失方向,保持一定的航速和航向呢?今天我們接著探討這方面的測量問題。

Ⅱ.講授新課

[范例講解]

例1、如圖,一艘海輪從A出發(fā),沿北偏東75的方向航行67.5 n mile后到達海島B,然后從B出發(fā),沿北偏東32的方向航行54.0 n mile后達到海島C.如果下次航行直接從A出發(fā)到達C,此船應(yīng)該沿怎樣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多少距離?(角度精確到0.1,距離精確到0.01n mile)

學生看圖思考并講述解題思路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歸納分析:首先根據(jù)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定理求出AC邊所對的角ABC,即可用余弦定理算出AC邊,再根據(jù)正弦定理算出AC邊和AB邊的夾角CAB。

解:在ABC中,ABC=180- 75+ 32=137,根據(jù)余弦定理,

AC=

  =

  ≈113.15

根據(jù)正弦定理,

        = 

       sinCAB =

           =

           ≈0.3255,

所以      CAB =19.0,

       75- CAB =56.0

答:此船應(yīng)該沿北偏東56.1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113.15n mile

例2、在某點B處測得建筑物AE的頂端A的仰角為,沿BE方向前進30m,至點C處測得頂端A的仰角為2,再繼續(xù)前進10m至D點,測得頂端A的仰角為4,求的大小和建筑物AE的高。

師:請大家根據(jù)題意畫出方位圖。

生:上臺板演方位圖(上圖)

教師先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解題方法,讓學生動手練習,請三位同學用三種不同方法板演,然后教師補充講評。

解法一:(用正弦定理求解)由已知可得在ACD中,

     AC=BC=30,

     AD=DC=10,

  ADC =180-4

    = 。

    因為  sin4=2sin2cos2

   cos2=,得  2=30

   =15,

在RtADE中,AE=ADsin60=15

答:所求角為15,建筑物高度為15m

解法二:(設(shè)方程來求解)設(shè)DE= x,AE=h

    在 RtACE中,(10+ x) + h=30

    在 RtADE中,x+h=(10)

    兩式相減,得x=5,h=15

在 RtACE中,tan2==

2=30,=15

 答:所求角為15,建筑物高度為15m

解法三:(用倍角公式求解)設(shè)建筑物高為AE=8,由題意,得

BAC=,  CAD=2,

AC = BC =30m , AD = CD =10m

在RtACE中,sin2=                --------- ①

在RtADE中,sin4=,              --------- ②

  ②① 得    cos2=,2=30,=15,AE=ADsin60=15

答:所求角為15,建筑物高度為15m

例3、某巡邏艇在A處發(fā)現(xiàn)北偏東45相距9海里的C處有一艘走私船,正沿南偏東75的方向以10海里/小時的速度向我海岸行駛,巡邏艇立即以14海里/小時的速度沿著直線方向追去,問巡邏艇應(yīng)該沿什么方向去追?需要多少時間才追趕上該走私船?

師:你能根據(jù)題意畫出方位圖?教師啟發(fā)學生做圖建立數(shù)學模型

分析:這道題的關(guān)鍵是計算出三角形的各邊,即需要引入時間這個參變量。

解:如圖,設(shè)該巡邏艇沿AB方向經(jīng)過x小時后在B處追上走私船,則CB=10x, AB=14x,AC=9,

ACB=+=

(14x) = 9+ (10x)  -2910xcos

化簡得32x-30x-27=0,即x=,或x=-(舍去)

所以BC = 10x =15,AB =14x =21,

又因為sinBAC ===

BAC =38,或BAC =141(鈍角不合題意,舍去),

38+=83

答:巡邏艇應(yīng)該沿北偏東83方向去追,經(jīng)過1.4小時才追趕上該走私船.

評注:在求解三角形中,我們可以根據(jù)正弦函數(shù)的定義得到兩個解,但作為有關(guān)現(xiàn)實生活的應(yīng)用題,必須檢驗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實際意義,從而得出實際問題的解

Ⅲ.課堂練習

課本第18頁練習

Ⅳ.課時小結(jié)

解三角形的應(yīng)用題時,通常會遇到兩種情況:(1)已知量與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個三角形中,依次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之。(2)已知量與未知量涉及兩個或幾個三角形,這時需要選擇條件足夠的三角形優(yōu)先研究,再逐步在其余的三角形中求出問題的解。

Ⅴ.課后作業(yè)

試題詳情

1、  課本第23頁練習第6、7、8題

試題詳情

1、[復習舊知]

復習提問什么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它們可以解決哪些類型的三角形?

試題詳情

2.當A為銳角時,

如果,那么只有一解;

如果,那么可以分下面三種情況來討論:

(1)若,則有兩解;

(2)若,則只有一解;

(3)若,則無解。

(以上解答過程詳見課本第910頁)

評述:注意在已知三角形的兩邊及其中一邊的對角解三角形時,只有當A為銳角且

時,有兩解;其它情況時則只有一解或無解。

[隨堂練習1]

(1)在ABC中,已知,,,試判斷此三角形的解的情況。

(2)在ABC中,若,,則符合題意的b的值有_____個。

(3)在ABC中,,,,如果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有兩解,求x的取值范圍。

(答案:(1)有兩解;(2)0;(3))

例2.在ABC中,已知,,判斷ABC的類型。

分析:由余弦定理可知

(注意:)

解:,即,

。

[隨堂練習2]

(1)在ABC中,已知,判斷ABC的類型。

(2)已知ABC滿足條件,判斷ABC的類型。

(答案:(1);(2)ABC是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例3.在ABC中,,,面積為,求的值

分析:可利用三角形面積定理以及正弦定理

解:由,

=3,即,

從而

Ⅲ.課堂練習

(1)在ABC中,若,,且此三角形的面積,求角C

(2)在ABC中,其三邊分別為a、b、c,且三角形的面積,求角C

(答案:(1);(2))

Ⅳ.課時小結(jié)

(1)在已知三角形的兩邊及其中一邊的對角解三角形時,有兩解或一解或無解等情形;

(2)三角形各種類型的判定方法;                        

(3)三角形面積定理的應(yīng)用。

Ⅴ.課后作業(yè)

(1)在ABC中,已知,,,試判斷此三角形的解的情況。

(2)設(shè)x、x+1、x+2是鈍角三角形的三邊長,求實數(shù)x的取值范圍。

(3)在ABC中,,,,判斷ABC的形狀。

(4)三角形的兩邊分別為3cm,5cm,它們所夾的角的余弦為方程的根,

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板書設(shè)計

●授后記

課題: §2.2解三角形應(yīng)用舉例

第一課時

授課類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夠運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有關(guān)測量距離的實際問題,了解常用的測量相關(guān)術(shù)語

過程與方法:首先通過巧妙的設(shè)疑,順利地引導新課,為以后的幾節(jié)課做良好鋪墊。其次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探索猜想--總結(jié)規(guī)律--反饋訓練”的教學過程,根據(jù)大綱要求以及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系,鋪開例題,設(shè)計變式,同時通過多媒體、圖形觀察等直觀演示,幫助學生掌握解法,能夠類比解決實際問題。對于例2這樣的開放性題目要鼓勵學生討論,開放多種思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適當?shù)闹更c和矯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并體會數(shù)學的應(yīng)用價值;同時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圖形、數(shù)學符號表達題意和應(yīng)用轉(zhuǎn)化思想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個或幾個三角形,然后逐個解決三角形,得到實際問題的解

●教學難點

根據(jù)題意建立數(shù)學模型,畫出示意圖

●教學過程

Ⅰ.課題導入

試題詳情

1.當A為鈍角或直角時,必須才能有且只有一解;否則無解。

試題詳情

1.要在本章的教學中,應(yīng)該根據(jù)教學實際,啟發(fā)學生不斷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在對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證明的探究過程中,應(yīng)該因勢利導,根據(jù)具體教學過程中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向來啟發(fā)學生得到自己對于定理的證明。如對于正弦定理,可以啟發(fā)得到有應(yīng)用向量方法的證明,對于余弦定理則可以啟發(fā)得到三角方法和解析的方法。在應(yīng)用兩個定理解決有關(guān)的解三角形和測量問題的過程中,一個問題也常常有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案,應(yīng)該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并對于不同的方法進行必要的分析和比較。對于一些常見的測量問題甚至可以鼓勵學生設(shè)計應(yīng)用的程序,得到在實際中可以直接應(yīng)用的算法。

試題詳情

1.3實習作業(yè)(約1課時)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