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72333  172341  172347  172351  172357  172359  172363  172369  172371  172377  172383  172387  172389  172393  172399  172401  172407  172411  172413  172417  172419  172423  172425  172427  172428  172429  172431  172432  172433  172435  172437  172441  172443  172447  172449  172453  172459  172461  172467  172471  172473  172477  172483  172489  172491  172497  172501  172503  172509  172513  172519  172527  366461 

科目: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大連)如圖,矩形ABCD中,AB=6cm,AD=3cm,點E在邊DC上,且DE=4cm.動點P從點A開始沿著A?B?C?E的路線以2cm/s的速度移動,動點Q從點A開始沿著AE以1cm/s的速度移動,當點Q移動到點E時,點P停止移動.若點P、Q同時從點A同時出發(fā),設點Q移動時間為t(s),P、Q兩點運動路線與線段PQ圍成的圖形面積為S(cm2),求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張家界)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A(-4,0),B(1,0),且以AB為直徑的圓交y軸的正半軸于點C(0,2),過點C作圓的切線交x軸于點D.
(1)求過A,B,C三點的拋物線的解析式;
(2)求點D的坐標;
(3)設平行于x軸的直線交拋物線于E,F(xiàn)兩點,問:是否存在以線段EF為直徑的圓,恰好與x軸相切?若存在,求出該圓的半徑;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湘潭)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四邊形OABC為矩形,OA=3,OC=4,P為直線AB上一動點,將直線OP繞點P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90°交直線BC于點Q.
(1)當點P在線段AB上運動(不與A,B重合)時,求證:OA•BQ=AP•BP;
(2)在(1)成立的條件下,設點P的橫坐標為m,線段CQ的長度為l,求出l關于m的函數(shù)解析式,并判斷l(xiāng)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請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直線AB上是否存在點P,使△POQ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請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湘潭)如圖,AB是⊙O的直徑,CD是弦,CD⊥AB于點E,
(1)求證:△ACE∽△CBE;
(2)若AB=8,設OE=x(0<x<4),CE2=y,請求出y關于x的函數(shù)解析式;
(3)探究:當x為何值時,tan∠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麗水)已知直角坐標系中菱形ABCD的位置如圖,C,D兩點的坐標分別為(4,0),(0,3).現(xiàn)有兩動點P,Q分別從A,C同時出發(fā),點P沿線段AD向終點D運動,點Q沿折線CBA向終點A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秒.
(1)填空:菱形ABCD的邊長是______、面積是______、高BE的長是______;
(2)探究下列問題:
①若點P的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點Q的速度為每秒2個單位.當點Q在線段BA上時,求△APQ的面積S關于t的函數(shù)關系式,以及S的最大值;
②若點P的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點Q的速度變?yōu)槊棵雓個單位,在運動過程中,任何時刻都有相應的k值,使得△APQ沿它的一邊翻折,翻折前后兩個三角形組成的四邊形為菱形.請?zhí)骄慨攖=4秒時的情形,并求出k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蘭州)如圖①,正方形ABCD中,點A、B的坐標分別為(0,10),(8,4),點C在第一象限.動點P在正方形ABCD的邊上,從點A出發(fā)沿A?B?C?D勻速運動,同時動點Q以相同速度在x軸正半軸上運動,當P點到達D點時,兩點同時停止運動,設運動的時間為t秒.
(1)當P點在邊AB上運動時,點Q的橫坐標x(長度單位)關于運動時間t(秒)的函數(shù)圖象如圖②所示,請寫出點Q開始運動時的坐標及點P運動速度;
(2)求正方形邊長及頂點C的坐標;
(3)在(1)中當t為何值時,△OPQ的面積最大,并求此時P點的坐標;
(4)如果點P、Q保持原速度不變,當點P沿A?B?C?D勻速運動時,OP與PQ能否相等?若能,寫出所有符合條件的t的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伊春)如圖,點A、B的坐標分別為(4,0)、(0,8),點C是線段OB上一動點,點E在x軸正半軸上,四邊形OEDC是矩形,且OE=2OC.設OE=t(t>0),矩形OEDC與△AOB重合部分的面積為S.
根據(jù)上述條件,回答下列問題:
(1)當矩形OEDC的頂點D在直線AB上時,求t的值;
(2)當t=4時,求S的值;
(3)直接寫出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不必寫出解題過程);
(4)若S=12,則t=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青島)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AD=6cm,CD=4cm,BC=BD=10cm,點P由B出發(fā)沿BD方向勻速運動,速度為1cm/s;同時,線段EF由DC出發(fā)沿DA方向勻速運動,速度為1cm/s,交BD于Q,連接PE.若設運動時間為t(s)(0<t<5).解答下列問題:
(1)當t為何值時,PE∥AB;
(2)設△PEQ的面積為y(cm2),求y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時刻t,使S△PEQ=S△BCD?若存在,求出此時t的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4)連接PF,在上述運動過程中,五邊形PFCDE的面積是否發(fā)生變化?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遵義)如圖,在△ABC中,M、N分別為AB、AC邊上的中點.D、E為BC邊上的兩點,且DE=BD+EC,ME與ND交于點O,請你寫出圖中一對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肇慶)如圖,在△ABC中,AB=AC,∠A=36°,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D,交AC于E,連接BE.
(1)求證:∠CBE=36°;
(2)求證:AE2=AC•E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