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761  10769  10775  10779  10785  10787  10791  10797  10799  10805  10811  10815  10817  10821  10827  10829  10835  10839  10841  10845  10847  10851  10853  10855  10856  10857  10859  10860  10861  10863  10865  10869  10871  10875  10877  10881  10887  10889  10895  10899  10901  10905  10911  10917  10919  10925  10929  10931  10937  10941  10947  10955  176998 

科目: 來源:海淀區(qū)二模 題型:填空題

(1)在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的實驗中,請按照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1甲、乙兩圖都是光的條紋形狀示意圖,其中干涉圖樣是______.
②將下表中的光學元件放在圖1丙所示的光具座上組裝成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的實驗裝置,并用此裝置測量紅光的波長.

精英家教網(wǎng)

元件代號 A B C D E
元件名稱 光屏 雙縫 白光光源 單縫 透紅光的濾光片
將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學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學元件的排列順序應為______.(填寫元件代號)
③已知該裝置中雙縫間距d=0.50mm,雙縫到光屏的距離L=0.50m,在光屏上得到的干涉圖樣如圖7甲所示,分劃板在圖中A位置時游標卡尺如圖2乙所示,則其示數(shù)為______mm;在B位置時游標卡尺如圖2丙所示.由以上所測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形成此干涉圖樣的單色光的波長為______m.
(2)用半徑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的碰撞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斜槽與水平槽圓滑連接.安裝好實驗裝置,在地上鋪一張白紙,白紙上鋪放復寫紙,記下重錘線所指的位置O.接下來的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不放小球2,讓小球1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復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步驟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邊緣位置B,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多次,并使用與步驟1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步驟3: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M、P、N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
①對于上述實驗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應使小球每次從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滾下
B.斜槽軌道必須光滑
C.斜槽軌道末端必須水平
D.實驗過程中,白紙可以移動,復寫紙不能移動
E.小球1的質(zhì)量應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
②本實驗除需測量線段OM、OP、ON的長度外,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______.
A.A、B兩點間的高度差h1          B.B點離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質(zhì)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徑r
③當所測物理量滿足表達式______(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時,即說明兩球碰撞遵守動量守恒定律.如果還滿足表達式______(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時,即說明兩球碰撞時無機械能損失.
④完成上述實驗后,某實驗小組對上述裝置進行了改造,如圖4所示.在水平槽末端與水平地面間放置了一個斜面,斜面的頂點與水平槽等高且無縫連接.使小球1仍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重復實驗步驟1和2的操作,得到兩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點M′、P′、N′.用刻度尺測量斜面頂點到M′、P′、N′三點的距離分別為l1、l2、l3.則驗證兩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的表達式為______(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所示為驗證動量守恒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1)若入射小球質(zhì)量為m1,半徑為r1;被碰小球質(zhì)量為m2,半徑為r2則______
A.m1>m2,r1>r2                  B.m1>m2,r1<r2
C.m1>m2,r1=r2                  D.m1<m2,r1=r2
(2)為完成此實驗,以下所提供的測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填下列對應的字母)
A.直尺      B.游標卡尺         C.天平          D.彈簧秤          E.秒表
(3)設入射小球的質(zhì)量為m1,被碰小球的質(zhì)量為m2,P為碰前入射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則關系式(用m1、m2及圖中字母表示)______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動量守恒.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在張緊的繩上掛了a、b、c、d四個單擺,四個單擺的擺長關系為lc>lb=ld>la,先讓d擺擺動起來(擺角小超過5°),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1】

(A)b擺發(fā)生振動,其余擺均不動

(B)所有擺均以相同頻率振動

(C)所有擺均以相同擺角振動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用如圖所示裝置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質(zhì)量為mA的鋼球A用細線懸掛于O點,質(zhì)量為mB的鋼球B放在離地面高度為H的小支柱N上,O點到A球球心的距離為L,使懸線在A球釋放前伸直,且線與豎直線夾角為α,A球釋放后擺到最低點時恰與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輕質(zhì)指示針OC推移到與豎直線夾角β處,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鋪有一張蓋有復寫紙的白紙D,保持α角度不變,多次重復上述實驗,白紙上記錄到多個B球的落點.(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
(1)為驗證兩球碰撞過程動量守恒,應測出數(shù)值的物理量有S以及______.(用題中字母表示)
(2)用測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B球的動量:PA=______,PA′=______.PB=0,PB′=______.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用半徑相同的兩小球A、B的碰撞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裝置示意如圖所示,斜槽與水平槽圓滑連接.實驗時先不放B球,使A球從斜槽上某一固定點C由靜止?jié)L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記錄紙上留下痕跡.再把B球靜置于水平槽前端邊緣處,讓A球仍從C處由靜止?jié)L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別落在記錄紙上留下各自的痕跡.記錄紙上的O點是重垂線所指的位置,若測得各落點痕跡到O的距離:
.
OM
=2.68cm,
.
OP
=8.62cm,
.
ON
=11.50cm,并知A、B兩球的質(zhì)量比為2:1,則未放B球時A球落地點是記錄紙上的______點,系統(tǒng)碰撞前總動量p與碰撞后總動量p′的百分誤差
.
  
P-P′
.
P
=______%(結(jié)果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a)圖裝置通過半徑相同的A、B兩球的碰撞來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圖中PQ是斜槽,QR為水平槽,實驗時先使A球從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靜止開始滾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記錄紙上,留下痕跡,重復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個落點痕跡,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讓A球仍從位置G由靜止開始滾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別在記錄紙上留下各自的落點痕跡,重復這種操作10次,圖(a)中O點是水平槽末端R在記錄紙上的垂直投影點,B球落點痕跡如圖 (b),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點與O點對齊
(1)從圖(b)可以測出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應取為______cm.
(2)在以下選項中,______是本次實驗必須進行的測量(填選項號)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時,測量A球落點位置到O點的距離OP
B.A球與B球碰撞后,測量A球落點位置到O點的距離OM
C.測量A球或B球的直徑
D.測量A球和B球的質(zhì)量(或兩球質(zhì)量之比)
E.測量G點相對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用打點計時器探究動量守恒的實驗如圖甲:
(1)將下列實驗步驟正確排序
A.用天平測出小車A.B的質(zhì)量m1.m2
B.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的一端,用導線將打點計時器與電源相連,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連在小車A的后面
C.取下紙帶,通過紙帶測出它們碰撞前后的速度
D.接通電源,推動小車A使之勻速運動,然后與原來靜止在前方的小車B相碰并粘合一體,并繼續(xù)做勻速運動
E.在固定打點計時器的長木板一端下面墊上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使小車A能帶動紙帶做勻速直線運動
正確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得到打點紙帶,并將測得各計數(shù)點間距標在下面(如圖乙),A為運動起始的第一點,則應選______段來計算A車的碰前速度,應選______段來計算A車和B車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兩空填“AB”或“BC”或“CD”或“DE”)
(3)已測得小車A的質(zhì)量m1=0.40kg,小車B的質(zhì)量m2=0.20kg,由以上測量結(jié)果可得,碰前總動量=______kg?m/s;碰后總動量=______kg?m/s.(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打點計時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在小車A的前端和小車B的后端貼有粘扣,在木板的右端固定打點計時器,小車A后連一長紙帶,木板下墊有小木塊,用來平衡摩擦力.反復移動小木塊位置,直到小車的木板上向下運動時可以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現(xiàn)使小車A、B分別靜止在木板的右端和中間,如圖(a)所示,給小車A一個瞬時沖量,使小車A與靜止的小車B相碰粘合成一體,并繼續(xù)作勻速直線運動.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若得到一條打點紙帶且計數(shù)點之間的間隔如圖(b)所示,A點為運動起點,則應選______段來計算小車A碰撞前的速度,應選______段來計算兩車碰撞后的速度.若測得小車A的質(zhì)量mA=0.4㎏,小車B的質(zhì)量mB=0.2㎏,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得小車A、B碰撞前的總動量為______㎏?m/s;碰撞后的總動量為______㎏?m/s;得到的結(jié)論是______.(計算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為“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

精英家教網(wǎng)

(1)下列說法中符合本實驗要求的是______.(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
A.入射球比靶球質(zhì)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直徑必須相同
B.在同一組實驗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須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C.安裝軌道時,軌道末端必須水平
D.需要使用的測量儀器有天平、刻度尺和秒表
(2)實驗中記錄了軌道末端在記錄紙上的豎直投影為O點,經(jīng)多次釋放入射球,在記錄紙上找到了兩球平均落點位置為M、P、N,并測得它們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OM、OP和ON.已知入射球的質(zhì)量為m1,靶球的質(zhì)量為m2,如果測得m1?
.
OM
+m2?
.
ON
近似等于______,則認為成功驗證了碰撞中的動量守恒.若測得
.
OM
+
.
OP
近似等于______,則認為在碰撞前后能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有一脈沖波在a、b之間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3】

(A)如果傳播方向從a到b,則a、b之間各個質(zhì)點起始振動方向均朝上

(B)如果傳播方向從a到b,則a、b之間各個質(zhì)點起始振動方向均朝下

(C)a、b之間各個質(zhì)點起始振動速度為零

(D)a、b之間各個質(zhì)點起始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