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完成以下實驗任務:①制備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②用一氧化碳氣體測定某不純氧化鐵樣品的純度。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假定過程中所有發(fā)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進行,硝酸銀溶液可吸收HCl氣體)
(1)若要制備并收集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儀器的連接順序為____;(填字母)
(2)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欲用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氣體,測定某不純氧化鐵樣品的純度(雜質不反應),并驗證反應中氣體生成物的性質。某同學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混合氣體→B→E。
①若反應前裝置B中樣品質量為10g,反應后裝置B中固體質量為7.9g,則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_____。
②若用反應后裝置E中增加的質量來計算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結果將_____(選填“偏大”、“偏小”、“不受影響”之一),理由_____。
③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考慮,針對該套實驗裝置不足提出的具體改進意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如圖溶解度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_______℃時,A、B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50℃時,相同質量的A、B兩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____析出晶體較多。(填“A”或“B”)
(3)40℃時,將A、B各15g分別加到均盛有50g水的兩只小燒杯中,充分攪拌后,____物質有剩余(填“A”或“B”)。
(4)現有50℃時A物質的不飽和溶液,在不減少溶劑的情況下,欲使其變成飽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實現的是____(填序號)。
①降低溫度 ②升高溫度 ③加入A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又到三月櫻桃成熟的季節(jié),九年級的幾個同學結伴到彬彬家去摘櫻桃和進行野炊活動。
(1)小美覺得櫻桃很“甜”,是因為櫻桃中富含____(填基本營養(yǎng)素名稱);
(2)東東上網查閱了有關櫻桃中營養(yǎng)成分的信息(如圖),其中“鐵”、“硒”是人體必需的_____(填“常量”或“微量” )元素;
(3)小美檢驗到彬彬家的井水是硬水,她所用的方法是_____(寫明操作、現象)
(4)他們還發(fā)現荔枝園旁邊的水稻葉子發(fā)黃,并倒下了一片,都認為應該向稻田施用的復合肥是___。
A CO(NH2)2 B KCl C Ca3(PO4)2 D 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A~H六種物質的相互轉化關系,每個反應涉及的所有物質都已給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①若A是金屬氧化物,則C可能是鹽
②若A是酸,則C不可能是鹽
③若H是氣體,則A可能是堿
④若H是氣體,則B不可能是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CuCl2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yè)上常采用將Cu與稀鹽酸在持續(xù)通入空氣的條件下反應,FeCl3具有催化作用。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過程中需不斷添加FeCl3溶液
B. 若反應恰好完全進行,將6.4g的銅完全反應,需消耗10%的鹽酸73g
C. 緩緩通入空氣,能提高氧氣的利用率
D. 該實驗說明Cu能與稀鹽酸發(fā)生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t2℃時,甲、乙兩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B.分別將t3℃時,甲、乙、丙飽和溶液降溫至t1℃,則所得的三種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乙>丙>甲
C.t1℃時,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28.6%
D.t3℃時,取三種物質各a g分別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丙物質能形成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及反應過程中的t1和t2兩個時刻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其中 a、b、c、d 分別表示相應物質的質量。下列數據不正確的是( )
時間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 | 70g | 14g | 6g | 10g |
t1 時刻 | a | 11g | c | d |
t2時刻 | 42g | b | 40g | 10g |
A. a=56gB. b=8gC. c=17gD. d=1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一微觀”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學習化學必備的思維方式,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中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B. 反應生成丙、丁分子個數比為3:1
C. 參加反應的甲、乙的質量比為15:56
D. 該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測定蠟燭在盛有一定體積空氣的密閉容器內燃燒至熄滅過程中,O2和CO含量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通過分析該圖可推理出的結論是( �。�
A. 曲線②表示O2含量的變化
B. 蠟燭發(fā)生了不完全燃燒
C. 蠟燭由碳、氫、氧元素組成
D. 蠟燭熄滅時,容器內氧氣耗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活污水含有碎菜葉、泥沙,可能含有氯化鈉和碳酸鈉可溶性物質。實驗室對該污水過濾后進行檢驗并處理。
①成分檢驗。為檢驗過濾后的水樣中是否存在氯化鈉、碳酸鈉,某同學設計實驗流程如下:
加入的稀酸可以是___________(選填“鹽酸”或“硝酸”)。寫岀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上述實驗說明污水中_________(選填“存在” “不存在”)氯化鈉、碳酸鈉。
②污水處理。排放的污水必須為中性或接近中性,為此實驗過程中,需不斷檢驗溶液的pH,使用pH試紙檢驗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