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55897  155905  155911  155915  155921  155923  155927  155933  155935  155941  155947  155951  155953  155957  155963  155965  155971  155975  155977  155981  155983  155987  155989  155991  155992  155993  155995  155996  155997  155999  156001  156005  156007  156011  156013  156017  156023  156025  156031  156035  156037  156041  156047  156053  156055  156061  156065  156067  156073  156077  156083  156091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中和滴定的操作:①用標準液潤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內注入標準溶液,排氣泡并調零;③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2-3滴指示劑于錐形瓶的待測液中;⑥用水洗滌.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③⑥①②⑤④B.⑤①②⑥④③C.⑤④③②①⑥D.③①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對將待測液置于錐形瓶的滴定實驗,下列錯誤操作中,能造成中和滴定結果偏低的是( �。�
A.未用標準液潤洗滴定管
B.盛標準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氣泡未排除就開始滴定
C.往錐形瓶中加待測液時,錐形瓶中有少許水
D.振蕩時錐形瓶中液滴飛濺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銅和稀硝酸在常溫常壓下反應,開始時反應非常慢,但是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速率不斷地加大.某校合作學習小組的同學擬探究影響其速率的主要因素.
(1)Cu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3Cu+2NO3-+8H+=3Cu2++2NO↑+4H2O.
(2)甲同學認為是生成的Cu2+對該反應起催化作用,欲驗證其假設是否正確,其實驗方法是:取兩去試管分別加入同濃度的稀硝酸和相同的銅片,在其中一支中加入少量硫酸銅晶體,比較兩者開始產生氣泡的時間.
(3)乙同學依據銅和硝酸是放熱反應,擬研究溫度升高是否為該反應速度率不斷加大的主要原因,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
由此可得到的結論是80min內溫度只上升了2℃,說明溫度變化不是主要原因.
(4)丙同學查閱文獻,得知稀硝酸與銅反應,還原產物起始也是NO2,NO2對該反應起催化作用.通過圖2裝置驗證:

實驗發(fā)現左側3min后開始大量產生氣泡,右側40min內無明顯變化.
①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環(huán)境.
②該學生設計在左側加的是2mol•L-1 HNO3溶液,右側加的是2.2mol•L-1 硝酸.左側濃度稍偏小,這樣設計主要是考慮到左側通入NO2時,一部分NO2與水反應會生成硝酸,使硝酸濃度變大.
(5)丁同學與丙同學交流后,他將實驗改進為:在試管中加入3mL2mol•L-1 HNO3并放入銅片,然后加入幾粒NaNO2晶體,發(fā)現只需1秒鐘,銅片表面就開始產生氣泡.由丁的實驗推斷出的可能結論是:NO2催化機理可能是在反應中得電子生成NO2-起催化作用(或答:NO2-對該反應也能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應研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一實驗小組欲通過測定單位時間內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種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設計實驗方案如表(KMnO4溶液已酸化),實驗裝置如圖1:

實驗序號A溶液B溶液
20mL 0.1mol•L-1H2C2O4溶液30mL 0.01mol•L-1KMnO4溶液
20mL 0.2mol•L-1H2C2O4溶液30mL 0.01mol•L-1KMnO4溶液
(1)該反應的離子方程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已知H2C2O4是二元弱酸)
(2)該實驗探究的是濃度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相同時間內針筒中所得CO2的體積大小關系是①<②(填實驗序號).
(3)若實驗①在2min末收集了2.24mL CO2(標準狀況下),則在2min末,c(MnO4-)=0.0056mol•L-1.(假設混合溶液體積為50mL)
(4)除通過測定一定時間內CO2的體積來比較反應速率,本實驗還可通過測定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時間或產生相同體積氣體所需的時間來比較化學反應速率.(一條即可)
(5)小組同學發(fā)現反應速率總是如圖2,其中t1~t2時間內速率變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該反應放熱;
②產物Mn2+是反應的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課外興趣小組用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
實驗一:甲同學研究的實驗報告如表:
實  驗  步  驟現  象結  論
①分別取等體積的2mol/L硫酸于試管中;
②分別投入大小、形狀相同的Cu、Fe、Mg.
反應快慢:
Mg>Fe>Cu
反應物的性質越活潑,反應速率越快.
該同學的實驗目的是研究物質本身的性質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根據控制變量法,要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還需控制的實驗條件是保持溫度相同.
實驗二: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應時,發(fā)現開始一段時間反應速率較慢,溶液褪色不明顯;但不久突然褪色,反應速率明顯加快.
(1)針對上述實驗現象,某同學認為KMnO4與H2C2O4反應是放熱反應,導致溶液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反應速率明顯加快的原因還可能是生成的錳離子有催化作用.
(2)若用實驗證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草酸溶液外,還需要選擇的試劑最合理的是B(選填編號).
A.硫酸鉀          B.硫酸錳         C.水      D.氯化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在一次學生實驗中,學生用鋁片分別和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發(fā)現:鋁片與稀鹽酸反應現象非常明顯,而與稀硫酸幾乎不反應.這和教材中“鋁能跟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說法不一致.為排除因試劑變質等因素造成的影響,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重新進行下列實驗,驗證是否存在上述現象.
實驗用品:儀器(略,凡是實驗需要的均有提供)
藥品:3.0mol/L鹽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相同大小的鋁片(純度>99.5%)
實驗過程:往三支相同的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的鋁片各一片,再往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的3.0mol/L鹽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觀察反應進行到1、2、5、15、20分鐘時的鋁與酸反應的情況.結果如下:
反應進程(分鐘)1251520
實驗13.0mol/L鹽酸少量氣泡較多氣泡大量氣泡反應劇烈鋁片耗盡
實驗21.5mol/L硫酸均無明顯現象(無氣泡產生)
實驗33.0mol/L硫酸均無明顯現象(無氣泡產生)
通過上述實驗可知,無論是用1.5mol/L硫酸還是3.0mol/L硫酸,均無明顯的現象,而3.0mol/L鹽酸與鋁片反應的現象卻十分明顯.
(1)寫出鋁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Al+6H+═2Al3++3H2
(2)反應1~15min內,鋁與鹽酸的反應速率逐漸加快,其原因是反應放出熱量,溫度升高,使化學反應速率加快.
(3)將實驗2中硫酸的濃度設計為1.5mol/L的依據是統(tǒng)一氫離子的濃度,比較陰離子在反應中的不同作用
(4)根據以上探究“鋁與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差異的原因”,你能對問題原因作出哪些假設或猜想(列出兩種即可)?
假設一:促進金屬鋁表面的氧化膜與H+反應
假設二:對金屬鋁表面的氧化膜與H+反應起阻礙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草酸與高錳酸鉀在酸性條件下能夠發(fā)生如下反應:MnO4+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
用4mL0.001mol/LKMnO4溶液與2mL0.01mol/L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改變的條件如下:
組別10%硫酸體積/mL溫度/℃其他物質
2mL20/
2mL30/
1mL201mL蒸餾水
A20B
(1)該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5.
(2)如果研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使用實驗Ⅰ、Ⅱ (用Ⅰ~Ⅳ表示,下同).
(3)對比實驗Ⅰ和Ⅲ,可以研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Ⅳ中加入1mL蒸餾水的目的是確保溶液總體積不變.
(4)在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應時,發(fā)現開始一段時間反應速率較慢,溶液褪色不明顯;但不久突然褪色,反應速率明顯加快.針對上述實驗現象,某同學認為KMnO4與H2C2O4反應是放熱反應,導致溶液溫度升高,反應速度加快.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反應速率明顯加快的原因還可能是催化劑(或錳離子的催化作用)的影響.
A.2mL    B.硫酸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草酸與高錳酸鉀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MnO4-+H2C2O4+H+→Mn2++CO2↑+H2O (未配平)
用4.0mL 0.001mol/L KMnO4溶液與2.0mL 0.010mol/L 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改變的條件如下:
實驗組別10%硫酸體積/mL溫度/℃其他物質
2.0mL20/
2.0mL20少量MnSO4粉末
2.0mL30/
1.0mL201.0mL蒸餾水
(1)該反應中若有0.1molH2C2O4反應,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2mol,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5.
(2)本實驗可通過觀察高錳酸鉀溶液完全褪色的時間來比較各組反應的反應速率大小,要觀察到預期現象,草酸的物質的量必須滿足過量(填“過量”、“恰好完全反應”或“不夠反應量”)的條件.
(3)對比實驗I和II,可以研究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4)對比實驗I和IV,可以研究H+的濃度(或硫酸溶液的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IV加人1.0mL蒸餾水的目的是確保溶液總體積相同,僅改變硫酸的濃度,而高錳酸鉀濃度和草酸濃度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1)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甲同學通過測定該反應發(fā)生時溶液變渾濁的時間,研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設計實驗如表(所取溶液體積均為10mL):
實驗編號實驗溫度/℃c(Na2S2O3)/mol•L-1c(H2SO4)/mol•L-1
250.10.1
250.10.2
500.20.1
500.10.1
其他條件不變時: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應選擇①②或③④.(填實驗編號);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應選擇①④.(填實驗編號).
(2)甲同學設計如圖實驗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學性質.

(Ⅰ)甲同學設計實驗流程的目的是證明Na2S2O3溶液具有堿性和還原 性.
(Ⅱ)生成白色沉淀B的離子方程式是SO42-+Ba2+=BaSO4↓.
(Ⅲ)已知Na2S2O3溶液與Cl2反應時,1mol Na2S2O3轉移8mol電子.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銅和稀硝酸在常溫常壓下反應,開始時反應非常慢,但是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速率不斷地加大.某校合作學習小組的同學擬探究影響其速率的主要因素.
(1)Cu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3Cu+2NO3-+8H+=3Cu2++2NO↑+4H2O.
(2)甲同學認為是生成的Cu2+對該反應起催化作用,欲驗證其假設是否正確,其實驗方法是:取兩去試管分別加入同濃度的稀硝酸和相同的銅片,在其中一支中加入少量硫酸銅晶體,比較兩者開始產生氣泡的時間.
(3)乙同學依據銅和硝酸是放熱反應,擬研究溫度升高是否為該反應速度率不斷加大的主要原因,實驗結果如圖1:

由此可得到的結論是80min內溫度只上升了2℃,說明溫度變化不是主要原因.
(4)丙同學查閱文獻,得知稀硝酸與銅反應,還原產物起始也是NO2,NO2對該反應起催化作用.通過圖2裝置驗證:實驗發(fā)現左側3min后開始大量產生氣泡,右側40min內無明顯變化.
①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環(huán)境.
②該學生設計在左側加的是2mol•L-1 HNO3溶液,右側加的是2.2mol•L-1 硝酸.左側濃度稍偏小,這樣設計主要是考慮到左側通入NO2時,一部分NO2與水反應會生成硝酸,使硝酸濃度變大.
(5)丁同學與丙同學交流后,他將實驗改進為:在試管中加入3mL2mol•L-1 HNO3并放入銅片,然后加入幾粒NaNO2晶體,發(fā)現只需1秒鐘,銅片表面就開始產生氣泡.由丁的實驗推斷出的可能結論是:NO2催化機理可能是在反應中得電子生成NO2-起催化作用(或答:NO2-對該反應也能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