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5325  435333  435339  435343  435349  435351  435355  435361  435363  435369  435375  435379  435381  435385  435391  435393  435399  435403  435405  435409  435411  435415  435417  435419  435420  435421  435423  435424  435425  435427  435429  435433  435435  435439  435441  435445  435451  435453  435459  435463  435465  435469  435475  435481  435483  435489  435493  435495  435501  435505  435511  435519  447090 

例1 解關(guān)于x的不等式 

解:原不等式等價于   即  

a>1 ,

若0<a<1 ,

例2 解關(guān)于x的不等式

解:原不等式可化為,即

m>1時,    ∴

m=1時,    ∴xÎφ

當0<m<1時,    ∴

m≤0時,  x<0

例3 解關(guān)于x的不等式

解:原不等式等價于

時, 

時,    ∴x¹-6

時,   xÎR

例4  解關(guān)于x的不等式 

解:當即qÎ(0,)時,   ∴x>2或x<1

即q=時,  xÎφ

即qÎ(,)時,   ∴1<x<2

例5  滿足x的集合為A;滿足x的集合為B

1° 若AÌB  求a的取值范圍;     

2° 若AÊB  求a的取值范圍;   

3° 若AB為僅含一個元素的集合,求a的值

解:A=[1,2] , B={x|(x-a)(x-1)≤0}

a≤1時,  B=[a,1]      當a>1時 B=[1,a]

a>2時,  AÌB

當1≤a≤2時,  AÊB

a≤1時,  AB僅含一個元素

例6 方程有相異兩實根,求a的取值范圍

解:原不等式可化為   

 則,設  

又∵a>0 ∴

試題詳情

 筆者認為,高考英語作文的主題越來越接近生活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這種趨勢的目的是使考生將英語學習融入到生活中去,而不僅僅是脫離生活的、機械的學習,這也是應對中國學生在英語方面突出的“高分低能”的缺點的有效手段之一。

 趨勢2:英語作文的“語文化”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高考英語作文這種從生活切入的主題似乎大大降低了其難度。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筆者對此持保留意見。雖然此類描述性的題目可以讓學生更“有話可寫”,可是我們必須注意到上述幾乎所有的題目都有兩個要求,描寫只是其中的第一個要求,在我們看來那只是一個引子,僅僅是幾句話帶過的“述題”部分。而重頭戲是后面的第二個要求,那才是評判作文質(zhì)量的關(guān)鍵所在。還是以07年的高考為例,它要求在描寫送出的禮物和所送的對象之后,還要寫出該禮物對他(她)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或帶來的變化。這就要求考生所描寫的禮物對于接受禮物的人是有意義的,自然地,如果需要得到一個較高的分數(shù),就要求考生在描寫的背后揭示出具有一定深意的主題。再來看05年的高考,這次是要求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為題。很明顯,文章要求考生描寫自己曾經(jīng)做過的一件事情,從而證明人各有所長,無論才能大小都能成為有用的人。這就要求考生在選題上要花上一番心思,文章所描寫的事情必須為文章的主題服務。盡量是一件小事,但是從這件小事上能夠有“以小見大”的效果。所以說,雖然文章的主題和生活都是密切相關(guān)的,而且文章的素材也都是來源于生活的,可是考生在選題和文章的組織結(jié)構(gòu)上必須多花些心思,這是不是同我們在處理高考中語文的作文題時的情形一樣呢?

 趨勢3:及格容易,高分難

 以前的英語作文,如果達到了要求的字數(shù)、基本無語法錯誤、思路清晰、表達及過渡流暢,一般達到這些要求,就能進入至少“中上”的檔次。但是,描述性的文章不同于考生們平時常常接觸到的議論文,它沒有能夠套用的固定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它對考生在文章結(jié)構(gòu)的組織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一篇高考作文應該控制在120-150字之間,那么考生如何合理地安排呢?如果描述部分過多而忽略了中心的挖掘的話,那只能算是一篇“沒有靈魂”的文章。因此,這里就要考驗考生的概括和表達能力了,如何既做到“言簡意賅”又能夠表達清楚到位,這顯然是比以前議論文一兩句話的“述題”更為艱巨的任務。

 另外,要想取得高分,還要求考生能夠考慮那些別人想不到的主題。因為這里的描寫可能會出現(xiàn)許許多多相近的表達,因此如果文章沒有能夠“脫穎而出”的地方,所得到的分數(shù)自然也比較普通。故要想取得高分,考生就要注重對于文章主題的挖掘,要讓閱卷的老師看到你思想的光芒,發(fā)現(xiàn)你文章的閃光點。這些都是死板的模板、千篇一律的范文和單純的描寫所不能做到的。

試題詳情

23.已知函數(shù)f (x)=(x-1), 數(shù)列{}是公差為d的等差數(shù)列,數(shù)列{}是公比為q的等比數(shù)列(q∈R, q≠1, q≠0),

f (d-1), f (d+1), f (q-1), f (q+1),

  (1) 求數(shù)列{}, {}的通項公式;

  (2) 設數(shù)列{}對任意的自然數(shù)n均有

成立,求+++……+的值

  解:(1) f (d-1)=(d-2), f (d+1)=d,

=2d, 即d-(d-2)=2d,

解得d=2, ∴ =0, =2(n-1),

  又f (q-1)=(q-2), f (q+1)=q,  =q,

=q,

  ∵q ≠1, ∴ q=3, ∴=1, =3

  (2) 設(nN), 數(shù)列{}的前n項和為,

=2n, =2(n-1), 

 ∴=2, 即=2, ∴ =2=2·3

  ∴+++……+

=2+2·3+……+2·3,

試題詳情

2.已知等差數(shù)列{}的前n項和為,, 且,+=21, (1) 求數(shù)列{bn}的通項公式;(2) 求證:+++……+<2.

  解:(1)設等差數(shù)列{}的首項為, 公差為d,則=(+2d,

  +=8+13d=21, 解得 =1, d=1,

  ∴ n, , ;

  (2) +++……+

=2·[(1-)+()+……+()]<2.

試題詳情

1.已知, a, , …, , …構(gòu)成一等差數(shù)列,其前n項和為n,, 記{}的前n項和為, (1) 求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2) 證明:<1.

  解:(1) =1, 當n≥2時, =2n-1;

由于n=1時符合公式,∴ =2n-1 (n≥1).

  (2) ,

,

  兩式相減得

++(1-)-,

  ∴ +(1-)-<1,

試題詳情

2.由1.得{}是等比數(shù)列   a=0.2 ,   q=

   

  例3在等比數(shù)列中,,求的范圍

解:∵,∴

又∵,且,∴,

解之:

時,,∴

(∵)

時,,

且必須為偶數(shù)

,(∵)

例4 設{}, {}都是等差數(shù)列,它們的前n項和分別為, , 已知,求⑴;⑵

、 解法1:

.

⑴解法2:∵{}, {}都是等差數(shù)列

∴可設=kn(5n+3), =kn(2n-1)

=-= k[n(5n+3)-(n-1)(5(n-1)+3)]=kn(10n-2),

  =-=k[n(2n-1)-(n-1)(2(n-1)-1)] =kn(4n-3),

==

⑵解:由⑴解法2,有

=-= k[n(5n+3)-(n-1)(5(n-1)+3)]=kn(10n-2),

  =-=k[n(2n-1)-(n-1)(2(n-1)-1)] =kn(4n-3),

     ∴=k5(105-2)=240k

      =k8(48-3)=232k

     ∴ =

例5設等差數(shù)列{}的前n項和為,

(1)  如果a=9, S=40, 問是否存在常數(shù)c,使數(shù)列{}成等差數(shù)列;

(2)  如果n-6n, 問是否存在常數(shù)c,使得對任意自然數(shù)n都成立

  解:(1) 由a=9, S=40, 得a=7, d=2,

=2n+5, n2+6n,

  ∴ 當c9時, n+3是等差數(shù)列;

  (2) 對任意自然數(shù)n都成立,

等價于{}成等差數(shù)列,

由于n-6n

,

即使c=9, =|n-3|, 也不會成等差數(shù)列,

因此不存在這樣的常數(shù)c使得對任意自然數(shù)n都成立

試題詳情

例1 在△ABC中,三邊成等差數(shù)列,也成等差數(shù)列,求證△ABC為正三角形

  證:由題設, 

     ∴  即  從而 

(獲證)

例2 從盛有鹽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鹽水2 kg的容器中倒出1 kg鹽水,然后加入1 kg水,以后每次都倒出1 kg鹽水,然后再加入1 kg水,

問:1.第5次倒出的的1 kg鹽水中含鹽多少g

2.經(jīng)6次倒出后,一共倒出多少k鹽?此時加1 kg水后容器內(nèi)鹽水的鹽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多少?

解:1.每次倒出的鹽的質(zhì)量所成的數(shù)列為{},則:

    a= 0.2 kg ,  a=×0.2 kg ,   a= ()×0.2 kg

    由此可見:= ()×0.2 kg , 

= ()×0.2= ()×0.2=0.0125 kg

試題詳情

23. (金華卷,本題10分)

已知點P的坐標為(m,0),在x軸上存在點Q(不與P點重合),以PQ為邊作正方形PQMN,使點M落在反比例函數(shù)y = 的圖像上.小明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究,發(fā)現(xiàn)不論m取何值,符合上述條件的正方形只有兩個,且一個正方形的頂點M在第四象限,另一個正方形的頂點M1在第二象限.

(1)如圖所示,若反比例函數(shù)解析式為y= ,P點坐標為(1, 0),圖中已畫出一符合條件的一個正方形PQMN,請你在圖中畫出符合條件的另一個正方形PQ1M1N1,并寫出點M1的坐標;

(溫馨提示:作圖時,別忘

了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

筆描黑喔!)

M1的坐標是   ▲   

        (2) 請你通過改變P點坐標,對直線M1 M的解析式ykx+b進行探究可得 k  ▲  ,   若點P的坐標為(m,0)時,則b  ▲  ;

       (3) 依據(jù)(2)的規(guī)律,如果點P的坐標為(6,0),請你求出點M1和點M的坐標.

試題詳情

2.(2010年山東省濟南市)如圖,已知直線與雙曲線交于A,B兩點,且點A的橫坐標為4.       

(1)求k的值;

(2)若雙曲線上一點C的縱坐標為8,求△AOC的面積;

(3)過原點O的另一條直線l交雙曲線PQ兩點(P點在第一象限),若由點A,BP,Q為頂點組成的四邊形面積為24,求點P的坐標.

 

[關(guān)鍵詞]反比例函數(shù)

[答案]

(1)∵點A橫坐標為4 , 

∴當 x = 4時,y = 2

∴ 點A的坐標為(4,2 ) …………2’                

∵點A是直線與雙曲線(k>0)的交點,

k = 4×2 = 8  ………….3’

(2)解法一:

∵ 點C在雙曲線上,當y = 8時,x = 1

∴ 點C的坐標為(1,8)………..4’                

過點A、C分別做x軸、y軸的垂線,垂足為M、N,得矩形DMON

S矩形ONDM= 32 , SONC = 4 , SCDA = 9, SOAM = 4         

SAOC= S矩形ONDM-SONC-SCDA-SOAM

= 32-4-9-4 = 15  ………..6’  

解法二:

過點  C、A分別做軸的垂線,垂足為E、F,

∵ 點C在雙曲線上,當y = 8時,x = 1。

∴ 點C的坐標為(1,8)     

∵ 點C、A都在雙曲線上,

∴ SCOE = SAOF  = 4                

∴ SCOE + S梯形CEFA = SCOA + SAOF .

∴ SCOA = S梯形CEFA                 

∵ S梯形CEFA =×(2+8)×3 = 15, 

∴ SCOA = 15           

(3)∵ 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是關(guān)于原點O的中心對稱圖形 ,

OP=OQOA=OB

∴ 四邊形APBQ是平行四邊形

∴ SPOA = S平行四邊形APBQ =×24 = 6

設點P的橫坐標為m(m > 0且),

P(m) …………..7’

過點P、A分別做軸的垂線,垂足為E、F

∵ 點P、A在雙曲線上,∴SPOE = SAOF  = 4

若0<m<4,

∵ SPOE + S梯形PEFA = SPOA + SAOF,

∴ S梯形PEFA = SPOA = 6

解得m= 2,m= - 8(舍去)

P(2,4)      ……………8’     

m> 4,

∵ SAOF+ S梯形AFEP = SAOP + SPOE,

∴ S梯形PEFA = SPOA = 6

 ∴

解得m= 8,m =-2 (舍去)

P(8,1)

∴ 點P的坐標是P(2,4)或P(8,1)………….9’

試題詳情

1. (2010年山東省濟南市)若是雙曲線上的兩點,且,則{填“>”、“=”、“<”}.

[關(guān)鍵詞]反比例函數(shù)

[答案]<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