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離子可以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加入過量NaOH溶液或過量稀硫酸時都能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是
A.Ba2+、Mg2+、NO3-、CO32- B.Na+、Al3+、Cl-、Ba2+
C.K+、Ba2+、Cl-、HCO3- D.H+、Ba2+、Fe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0℃,101kPa,1molSO3中含有NA個硫原子
B.1molC8H18分子中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shù)為26NA
C.0.5L0.1mol/LNH4Cl溶液中含NH4+離子的數(shù)目為0.05NA
D.反應KClO3 + 6HCl == KCl + 3Cl2↑+ 3H2O中,每生成1molCl2轉(zhuǎn)移的電子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判斷的依據(jù)不正確的是
A.氧化還原反應:是否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B.苯的同系物:分子中只含有苯環(huán)和烴基
C.化學平衡狀態(tài):平衡體系中各組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再改變
D.離子化合物:是否含有離子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08松江區(qū)第一期末 )(10分)現(xiàn)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質(zhì)或原子結構如下表:
元素編號 | 元素性質(zhì)或原子結構 |
T | M層上有2對成對電子 |
X | 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 |
Y | 常溫下單質(zhì)為雙原子分子,其氫化物水溶液呈堿性 |
Z | 元素最高正價是+7價 |
(1)寫出Z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元素T的原子最外層共有 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元素T的最外層電子排布為 。
(2)元素Y與氫元素形成一種離子YH4+ ,寫出該微粒的電子式 (用元素符號表示)
(3)元素Z與元素T相比,非金屬性較強的是 (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證明這一事實的是___________。
a.常溫下Z的單質(zhì)和T的單質(zhì)狀態(tài)不同 b.Z的氫化物比T的氫化物穩(wěn)定
c.一定條件下Z和T的單質(zhì)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4)若要證明T、Z單質(zhì)氧化性的強弱,用什么事實可以確定?(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5)探尋物質(zhì)的性質(zhì)差異性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學性質(zhì)明顯不同于其他三種酸的是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08年北京卷)(17分)X、Y、Z、W為含有相同電子數(shù)的分子或離子,均由原子序數(shù)小于10的元素組成,X有5個原子核。通常狀況下,W為無色液體。
已知:X+YZ+W
(1)Y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2)液態(tài)Z和W的電離相似,都可電離出電子數(shù)相同的兩種離子,液態(tài)Z的電離方程式是___。
(3)用圖示裝置制備NO并驗證其還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廣口瓶內(nèi)注入足量熱NaOH溶液,將盛有銅片的小燒杯放入瓶中。
b.關閉止水夾,點燃紅磷,伸入瓶中,塞好膠塞。
c.待紅磷充分燃燒,一段時間后打開分液漏斗旋塞,向燒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驟c后還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紅磷充分燃燒的產(chǎn)物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③步驟c滴入稀硝酸后燒杯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溫度下,將1 mol N2O4置于密閉容器中,保持壓強不變,升高溫度至T1的過程中,氣體由無色逐漸變?yōu)榧t棕色。溫度由T1繼續(xù)升高到T2的過程中,氣體逐漸變?yōu)闊o色。若保持T2,增大壓強,氣體逐漸變?yōu)榧t棕色。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n隨溫度T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溫度在T1-T2之間,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溫度在T2-T3之間,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保留1位小數(shù))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08松江區(qū)第一期末 )判斷下列有關化學基本概念的依據(jù)正確的是 ()
A.共價化合物:是否含有共價鍵 B.強弱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能力大小
C.金屬晶體:晶體是否能夠?qū)щ?nbsp; D.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化合價是否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6分)“套管實驗”是將一支較小的玻璃儀器裝入另一支玻璃儀器中,經(jīng)組裝來完成原來需要較多儀器進行的實驗。因其具有許多優(yōu)點,已被廣泛應用于化學實驗中。下列三個實驗均為“套管實驗”,請觀察、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一、圖甲是課本有關Na2O2某性質(zhì)實驗的改進。
(1)將膠頭滴管中的水滴入小試管 ,然后,在導管口A處放帶火星的木條,觀察圖甲現(xiàn)象,你可得到的兩個結論是 、 。
(2)寫出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實驗二、如圖乙,小試管中盛有KMnO4固體和濃鹽酸,大試管倒扣在小試管上,燒杯中盛有NaOH溶液。
(3)反應開始后 ,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實驗三、任選合適的試劑在由丙組裝的裝置中制備并收集氫氣(鑷子等輔助用品略)。
(4)請簡述制備和收集氫氣的操作 。
(5)分析上述三個實驗,套管實驗中“外管”所起的作用通常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