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9538  129546  129552  129556  129562  129564  129568  129574  129576  129582  129588  129592  129594  129598  129604  129606  129612  129616  129618  129622  129624  129628  129630  129632  129633  129634  129636  129637  129638  129640  129642  129646  129648  129652  129654  129658  129664  129666  129672  129676  129678  129682  129688  129694  129696  129702  129706  129708  129714  129718  129724  129732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歸納分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請根據物質組成的差異對下列物質進行分類:
Na2CO3、Na2SO4、NaCl、K2CO3、BaSO4、CaCO3
(1)選出的一組物質為
 
;
(2)分類依據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填空.
(1)用稀硫酸除去鐵表面的鐵銹:
 
;明顯的現(xiàn)象是
 

(2)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其基本反應類型是
 

(3)硝銨與熟石灰混合研磨:
 
;其產生氣體的檢驗方法是
 

(4)天然氣(主要成份甲烷)燃燒:
 
;該反應屬于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5)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其基本反應類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化學小組同學在實驗室發(fā)現(xiàn)了三瓶無標簽待區(qū)分的白色固體,標為A、B、C分別是碳酸鈉、硫酸鈉、碳酸鈣中的一種.(提示:可溶性的鋇鹽有毒)

【提出問題】如何區(qū)分出三種物質?
【進行實驗】甲、乙兩位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一:甲、乙的實驗設計與操作相同,分別取A、B、C 瓶中的樣品少量于試管中(如圖1),試管編號對應記為1、2、3號,加等量的水,觀察到2號中產生白色渾濁,1、3號中得到無色溶液.
步驟二:甲、乙的實驗操作如圖2所示:
【表達與交流】乙認為甲的實驗無法區(qū)分1、3號溶液,理由是
 

【證據與結論】經過思考,甲在步驟二的基礎上,繼續(xù)向1、3號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1號中產生的明顯現(xiàn)象是
 
,產生此現(xiàn)象的化學方程式為
 
.乙同學在區(qū)分1、3號中的溶液時選擇的與甲不同類別的某試劑是
 
.兩位同學通過實驗都區(qū)分出了三種固體.請將三種固體物質的化學式分別標在如圖3廣口瓶的標簽上.
【反思與評價】對比甲、乙的實驗,請你從安全性、簡約性的角度對甲或乙同學的實驗進行評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不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會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請從對實驗數(shù)據影響的角度將下列實驗操作平均分成兩類.
(1)其中一種分類標準是
 

(2)包含的操作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哈爾濱市春季平均氣溫低,為了使蔬菜提早上市,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求.市政府扶持農民采用棚栽技術種植蔬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蔬菜除了可以提供大量的水分外,提供的主要營養(yǎng)素對生命活動的主要作用是
 
;為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病蟲害能力,應施加的化肥種類是
 
,銨態(tài)氮肥遇堿性物質產生的氣體是(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氫氣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發(fā)生反應的微觀模擬圖.請根據此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B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
(2)從物質分類角度來看,氫氣屬于純凈物中的
 
;
(3)此變化前后沒有發(fā)生改變的微觀粒子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水是生命之源,愛護、珍惜水資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1)自然界中的水不是純水,可利用沉淀、
 
、吸附和蒸餾等方法可以凈化水.
(2)水常用來配制各種溶液,下列物質溶于水后溶液溫度明顯升高的是
 

A.氫氧化鈉          B.硝酸鉀       C.硝酸銨       D.濃硫酸
(3)用濃硫酸配制100g 20%的稀硫酸的步驟:①混勻  ②計算  ③裝瓶并貼標簽  ④量取濃硫酸和水.其正確的順序為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石建同學在實驗室用如圖制備二氧化碳并進行相關的實驗探究.請回答問題:

(1)寫出在此實驗中使用儀器A的注意事項
 
;
(2)石建同學用右側裝置制備二氧化碳并得出其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的結論.請幫助他將如圖1實驗裝置圖補充完整;
(3)在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物質的名稱是
 
;
(4)圖2Ⅲ中產生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G和X、Y均為中學化學常見物質,如圖所示是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的生成物已省略).已知:①常溫下,A、B、C均為無色無味的氣體,且C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
②D俗稱燒堿,F(xiàn)難溶于水,G是胃液的主要成分.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B屬于有機物,其化學式可能為
 
(任寫一種);若B不屬于有機物,其化學式可能為
 
(任寫一種).
(2)若反應④表示為E+X=2Y+F↓,則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填序號).
A.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B.Y中一定含有鈉元素
C.X一定是熟石灰          D.X中陰離子化合價是-1價
(3)反應③不適宜在實驗室制取C氣體,其原因是
 

(4)寫出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校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在測定由MgCl2和NaCl組成的固體混合物的組成時,進行了如下實驗.取20克固體配成200克溶液,平均分成四份,然后分別加入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NaOH溶液,所得實驗數(shù)據如表: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實驗四
固體混合物溶液的質量/g 50 50 50 50
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g 10 20 30 40
生成沉淀的質量/g 1 m 2.9 2.9
請分析數(shù)據,回答下列問題:
(1)m=
 

(2)20g原固體混合物溶液和足量NaOH溶液反應最多生成沉淀的質量
 
g;
(3)在實驗三中,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